-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http://www.jsjpw.com/bbs/Default.asp )
-- 鞠氏名人 ( http://www.jsjpw.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24 )
--- 当代的爱国者——鞠德源详细情况介绍 ( http://www.jsjp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132 )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1/18 11:59:54
按照鞠泽友的搜寻资料,再单独搜一下有关鞠德源的资料,献给鞠姓本家门。 鞠德源,男, 1934年2月17日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籍贯吉林省扶馀县,祖籍山东文登。 1959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学系毕业,留本校任助教。 1960年至1966年创建并讲授中国古代文书学。 1971年初人民大学被撤销,事业发展变动。 1971年至1994年,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事明清档案的保管、编辑和研究工作,曾任过保管部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 1982年9月至1983年10月,及1991年4月至6月,两度成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的客座研究员。 1989年9月至1991年9月,接受国际交流基金的招聘,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客座教授。 代表作为《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全书分上下两篇:
上篇《日本国窃土源流》,系统论述日本军国主义长期以来窃土、侵略和扩张的历史进程,主要是对以钓鱼岛为核心主岛的中国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领土主权、历史与地理,作全面论证,揭露日本篡改历史与地理的具体事实;
下篇《铁案如山证据说》,专门以钓鱼列屿为中心着重阐释中国固有领土主权的各项历史证据,剖析日本军国主义在窃土历程中形成的各种图籍与实证,破解了日方制造的“尖阁列岛”、“南西诸岛”之谜。
该书长达110万字,图文并茂,史料丰富,光收录的珍贵图籍资料就达80种126篇,包括中国、琉球、日本及西洋法、英、美等国所绘的各式地图,以及相关的辅助参考图。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1/18 12:00:35
《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 一本核弹级保钓巨著无言的结局 | | www.1931-9-18.org 作者:冯锦华 日期:2005-7-2 [阅3385次] | | 偶碰巨著 保钓行动(指2003年6月24日保钓出海行动——编者注)筹备工作开始之初,发起人之一的尹冬明和王锦思送给我一套,由原中国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历史学家鞠德源先生,潜心十余载,历尽波折所著的钓鱼岛历史巨著《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辩》,此书无可辩驳的论证及鞠德源先的高尚人格对我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鞠德源老师亲赠巨著 主权国软弱 钓鱼列屿问题作为中日之间,对中华民族最具危险性且必须解决的外交问题,向来官方只是以一两句抗议来应对,学术界也都随声附和一下便草草了事,众多研究历史及中日关系的各种教育,学术单位,竟然没有一处开设成规模的钓鱼列屿问题研究机构,更没有一套全面系统学术性强的专著,日本的窃土之谜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揭露和批判。与日本官民互动,文武兼施,步步为营的窃岛急行军相比,主权国的对应显得软弱无力,好在我们还有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在狭窄的空间里顽强抵抗。 巨著诞生 1982年鞠先生受哈佛大学之邀成为哈佛燕京学社的客作研究员,在此期间,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地图资料,1991年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在京都大学文学部任客座研究员,利用此机会,鞠先生大量收集有关中琉关系,日琉关系及日本第一次侵台的大量档案资料,并在此后又成为文哈佛大学研究员,再一次在美国收集相关资料。经过长期研究写下了洋洋一百多万言的“保钓”巨著《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辩》。 
书中有大量珍贵的地图资料 钓鱼屿问题终结者 日本狂言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系统全面地展示证据和击中窃土者的要害,鞠先生的这部全面系统的著作对全中华民族的保钓事业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凭此书完全可以将日本告上海牙国际法庭,也许不费一枪一弹即可解决钓鱼岛问题,完全符合国家的韬光养晦政策。然而……… 良心不值钱 然而,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在中国被称为是最宝贵其实确是最“不值钱”的财富,鞠先生在早在80年代“中日友好”的高歌之下,凭借中国知识分子对历史,对民族的忠诚,艰苦地进行着他的研究,不仅没有任何支持,甚至身为档案馆研究员的鞠先生查个资料还要得到批准,让我们国人汗颜的是,幸好有美国及日本这两个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国家的朋友帮忙,此书才得以完成。 好评不好销 出版后,此书在学术界引起震动,好评如潮,解放军报和凤凰周刊都作了报道,书中的观点和资料也被后来一些人的钓鱼岛专著中经常引用。但是,为了此书鞠先生不仅花光了丰厚的哈佛,京都大学研究员报酬,还因为印刷而欠下数万元的债务,一共印制了2000套却连卖带送只出去不到400套,原来约定的销售渠道也因赚不了钱而敬而远之。 
解放军报的报道 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鞠先生在日本时如果能像马**那样,上街看看衣着光鲜的日本男女,顺应“历史潮流”地写出什么“新思维”,而成为日中亲善的排头兵的话,何至于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而被债主天天追讨,这种世相真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鞠先生家中的大量“滞销”的《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辩》 
我们不做低级的爱国者 呼吁广大爱国人士购买鞠先生的《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辩》,特别是保钓行动的直接参与者,此书作将为我们的理论武器,希望大家购买。只有热情而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只能被人称为一群乌合之众,低级的爱国者。 此次保钓行动的意义 钓鱼岛不可能通过几次出海行动来解决,激发各界精英来参加保钓事业才是我们此次保钓行动的意义所在,我们要支持我们有良知的学者,不能让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败下阵来,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关于邮购: 本书分上,下2册,16开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88元,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鞠先生向爱国者同盟网友提供的价格为180元。如能帮助推销,鞠德源先生将支付相应报酬。 邮购方法: 请直接汇款200元至鞠德源先生,180元为书费,20元为邮寄费用,余款将随书寄给购书者. 地址:邮编100036 北京市万寿路甲15号院5区3号楼1105室 电话:68276940 有事联系者也可以与我联系13366012579。
购书者请在在爱网上留言,同时欢迎写读后感。 本文没有鞠先生的任何授意 鞠德源先生与此次保钓行动及爱国者同盟网没有任何关系,此篇文章除邮购之事经鞠先生同意外,其他内容由我从他处得到的资料一手写成,没有得到鞠先生的任何授意,本文的观点均系个人观点,与爱国者同盟网无关,如果认为文中观点有失公正,请与我联系。 冯锦华 2003-06-21 |
|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1/18 13:34:52
鞠德源专访:保钓,中国已无退路 吴思锐 1972年3月8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关于“尖阁诸岛”所有权问题的基本见解》之时,鞠德源还是故宫明清档案部(1980年改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普通研究人员。他对日方“见油起贪”,违背国际信义,反悔履行《对日和约》中的“放弃”条款,发难挑起“鱼屿”归属争端的行径非常愤慨,于是主动提出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明清档案部所藏的丰富史料系统地驳斥日方观点。但由于当时制度、环境与机会的制约,他未能立即开展钓鱼岛研究,只能在平时搜集素材、以待时机,而这一等就是十年。
1982年9月,鞠德源受邀到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任客座研究员。在美期间,他从心所欲地搜集各种图书资料,尤其是有关中国北疆地图、南海地图、东海地图,以及各种世界地图、亚洲地图,其中包括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地图等。次年九月访问结束后,他原想作一两篇研究论文,但无法自由查检和利用本国所藏的各式边疆地图,只好再次搁置个人学术兴趣。
1989年9月至1991年7月,鞠德源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客座研究员。他在日本各大学图书馆、研究机构,以及日本外务省史料馆和冲绳县立图书馆等处,大量搜集了包括中琉关系、日琉关系、以及日本国第一次侵台等方面的档案资料与文献资料。在此期间他再赴美国,短期担任哈佛燕京学社客座研究员,再次收集各种资料。至91年7月回国时,他从日本带回了一个集装箱、体积超过两立方米的各种材料。
“92年的2月份,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法及毗连区法》,我搞钓鱼岛研究有了法律依据和准绳,可以理直气壮地研究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问题了,学术兴趣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鞠德源说。他边整理资料边开始了漫长的写作,至2001年终于完成了《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这部长篇巨著。
历史档案学家吕坚称该书为“维护我国海疆领土主权的扛鼎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日本国窃土源流》,系统论述日本军国主义长期以来窃土、侵略和扩张的历史进程;中篇《钓鱼列屿主权辨》,主要是对以钓鱼岛为核心主岛的中国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领土主权、历史与地理,作全面论证,揭露日本篡改历史与地理的具体事实;下篇《铁案如山证据说》,专门以钓鱼列屿为中心着重阐释中国固有领土主权的各项历史证据,剖析日本军国主义在窃土历程中形成的各种图籍与实证,破解了日方制造的“尖阁列岛”、“南西诸岛”之谜。该书长达110万字,图文并茂,史料丰富,光收录的珍贵图籍资料就达80种126篇,包括中国、琉球、日本及西洋法、英、美等国所绘的各式地图,以及相关的辅助参考图。
书稿的出版过程颇多周折。但在鞠德源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本书能面世我就很欣慰了,我个人对它还是满意的。我相信它对政府和关心钓鱼岛问题的人士来说是有用的,它基本囊括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所有证据。”
六大铁证
在以往中日之间有关钓鱼岛的论战中,中方常常是持有正理,但力度不够。日方百般抵赖,拿出仅有的几件‘窃土文书’,‘窃土政令’来胡搅蛮缠,我方就显得力不从心。鞠德源从根本上考察日本军国主义从崛起到战败投降的全过程,特别是怎样一步一步窃取与攫掠中国领土的具体确凿的证据,以对方的大量资料和文献来驳斥,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就好比审窃贼”,鞠德源说,“必须查清犯罪行为与罪证赃物两个方面,才能迫使窃贼在威严的法律和世人面前,在人证、赃证等实证面前认罪服罪。”他把收集到的如山的证据分为六大类:中国历史证据,法律证据,自然地理证据,中外地图证据,日本证据,琉球证据。
“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包括钓鱼列屿在内,统称‘中华海山’,或称‘中华外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代相承的国土,是由中国人最早发现,最先命名,最先经营、统辖和控御的”,鞠德源介绍,“早在汉代,台湾岛周围之‘国’即已向汉朝廷进献贡物,表示臣服,汉朝称之为‘东??二十国’。三国时钓鱼列屿海域曾为中国官兵航海必经之地。”
到了隋代,钓鱼屿及附近岛屿被命名为“高华屿”,这是该地最原始的命名。宋元明清各代,闽浙沿海居民按照高华屿周围生产鲣鱼、?o鱼,用垂钓之法最易得手,故习用俗名“钓鱼屿”,或名钓鱼台,钓鱼山。自东吴至明朝,途经钓鱼屿的海路一直由中国人控制,从明朝起有卫所设防管辖,钓鱼列屿完全置于中国沿海卫所管辖范围之内。由此可见,中国对钓鱼列屿有最早的发现权、命名权和管辖权,具有无可置疑的法律效力,日方所谓“国际法上的无主地先占”完全没有根据。 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郑若曾绘成《万里海防图》,全图自广东至辽东,“延袤八千五百余里”尽呈版图,中华海山诸岛屿“宛然在目”,有效地发挥了指导航海、防御倭寇和保卫中国海疆领土的作用。明代以后,关于钓鱼屿的中国舆图不计其数,并最先被西洋诸国出版的中国地图、亚洲地图、世界地图所采用和承认。英国海图中的Pinnacle?Islands,就是明代以来中国地图中的橄榄山,我国最早译为“凸列岛”、“众尖岛”,早于日本“尖阁群岛”、“尖头诸屿”的译名。 纵观日本与中国大陆交往的历史和交通路线,从日本弥生时代至平安时代,日本国所有来行中国与归航的船舶,皆与中国闽台海域内中华海山台湾岛及钓鱼列屿在内的所有附属各岛屿所在航海通道无缘,日本所谓“尖阁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国领土”不过是一个以慌欺天的神话而已。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于《投降书》中宣布把1895年甲午战后在《马关条约》中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及一切附属岛屿”归还中国。从战后直到1971年的期间内,日本所出版的《九州地方》图所附的《南西诸岛》图,都已完全“放弃”了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等东北诸岛。这种放弃政策,在官方一直贯彻到1969年底,民间贯彻到1971年4月间。中国台湾地区和闽浙地区的民众完全以国土主人的身份前往钓鱼列屿从事捕鱼作业和其他生产劳动,从未受到任何外人的干扰。
但1969年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东海大陆架及钓鱼列屿海域海底储藏丰富石油以后,日本随即将岛上原有的表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牌,并命令以后的地图均须加绘“尖阁诸岛”。“我把这种行径称之为‘窃土再占’”,鞠德源说,“日本人先在地图上实现再次‘窃占’,并藉此煽惑日本邦人起来保卫‘窃土’,以期达到永久窃踞的目的。然后以大量新近出版的带有窃土的地图,传宗接代,作为‘国土领有证据’和鼓动邦人‘爱国’的实物教材,这就是他们的‘舆图窃土’战略。”
至于日本在1972年《基本见解》中声称的“尖阁诸岛”不包括在战败后放弃的窃土当中,而是“作为南西诸岛的一部分,置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施政管辖之下”,鞠德源解释说,“日本人的琉球属、宫古八重山《两岛考略》和《琉球诸岛全图》,证明琉球所属的宫古、八重山群岛内,根本不含钓鱼屿、橄榄山、黄尾屿和赤尾屿。琉球人与东海以内的中华海山石链没有任何主土关系,与中国钓鱼岛,橄榄山,黄尾屿,赤尾屿更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千载安危
当笔者问到,钓鱼岛究竟对我国有多大的意义,若丢了有何后果时,鞠德源明显激动起来,“它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安危,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千秋大计”。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全岛之岛屿,?是近海和远海渔业资源的交会处,岛上有珍贵的药材,海产也非常丰富。钓鱼列屿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据1982年估计当在737-1574亿桶。日本政府就是因为“见油起贪”,才起“窃土再占”之心的。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日益显露,如果能理所当然地取得钓鱼岛海域丰富的石油资源,对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将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按照199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钓鱼列屿海域拥有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经济专属区”,这几乎相当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南沙群岛领土领海争执的总和。“如果日本窃土成功,日本人就获得一个大陆架,他们会进而要求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那样中国就远远说不上是一个海洋大国了。”
在地缘政治上,钓鱼列屿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一线,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也是防止中国大陆海军向太平洋纵深地区进出的屏障。如果日本完全控制了该海域,中国海军就无异于被扼住了咽喉。“几十年来,日本极力发展海洋武器,中国差不多要落后20年,这是当代中国人最大的耻辱。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和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扶持也令人头痛。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一旦稍有闪失,将迎来第二次甲午之耻。”
钓鱼岛争端肇始数十年来,已成为全球华人目光之所系,多年来海外华人风起云涌的保钓运动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如果中国能坚决果断地捍卫主权,将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和自豪感,提高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国格,从而激发广大国人和爱国同胞的报国热情。但如果中国让日本窃土成为事实,中国人因近年经济快速增长而激起的民族豪情将丧失殆尽,中国将因国土损失、经济受损、安全得不到保障、斗志削弱而走下坡路。
对台湾而言,钓鱼岛争端的解决顺应了台湾同胞保卫领土的要求,将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向心力,从而为两岸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会加速台湾的分离倾向,使和平统一台湾困难重重甚至几无可能。台独势力受日本钳制的程度严重,对钓鱼岛主权并不热心争取,大陆若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钓鱼岛争端,将是对台独分子在岛内影响的毁灭性打击。
“我个人觉得,怎么评价钓鱼岛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所有华人都有必要重新认识钓鱼岛。现在的情况是,要么几乎没有认识,要么认识不深刻,这影响到对待此问题的态度,而态度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处理方式。”
两种态度 “中日双方对待钓鱼岛的态度及处理方式的迥异已经造成了不利的局面”,鞠德源眼里闪过一丝忧虑,“我方以大局为重,顾及中日友好和长远关系,日方却处心积虑,步步进逼。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已被他们占尽先手。”
自七十年代因“见油起贪”而打定主意“窃土再占”、实行“舆图窃土战略”以来,日本抱定了“无主地先占”和“长期连续的有效治理”两条国际法时效原则来渐渐确立自己对岛屿的主权。日本政要在各种场合鼓吹“尖阁列岛自古以来是日本固有领土”,日本人通过声明、见解、社论、行政立法、学术论著、编绘地图等种种方式声称主权,并多次在钓鱼列屿各岛或树立灯塔、神社与太阳旗,或建机场、修跑道,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多次在附近海域驱赶中国渔船、阻挠华人保钓运动。
在官方与民间的步调上,日本人表现出了惊人的协调一致。他们为谋得岛权所采取的种种步骤执著、缜密、连贯、有力,而且民间与政府配合无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的某些学者在窃土过程中充当了先遣队和急先锋的作用。在历史上,某些“东洋史学者”的所谓“研究课题”,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提供历史与理论上的依据,其学术研究“成果”或是为窃土做舆论的先导,或者做“历史”的进一步“补证”。1927年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鼓动吞并东北四省,其理论依据就是来自矢野仁一的《满蒙藏非本来的领土》一文。日本国士馆大学奥原敏雄氏的“新窃土论”,则为日本政府窃取钓鱼岛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反观中国,在保钓上却一直是民间热、政府冷的状况。在“中日友好”和“以大局为重”的旗号下,中方每每采取外交途径、例行公事表达的“强烈抗议”,在日本滴水不漏的寸进方式面前,多少显得有气无力,甚至于对日本已毫无影响。“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成了仅仅由中方单方遵守的政策。说得严重一点,也许正是长期以来光打雷不下雨的“空炮”政策,助长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并使其加快了行动步伐,实效占领也从领土扩及领海。
中国民间的保钓运动则一直被隐忍地克制下来。主管方一方面公开表示赞赏国民的爱国热忱,一方面却又不让他们公开表达。海外华人的保钓活动相对来说有声有色,但惜乎十几亿人口的祖国毫无呼应,显得孤立无助。台湾方面,虽然有李登辉之流认贼作父,声称“钓鱼岛乃日本固有的领土,所有权应属于日本冲绳县”,但台湾的主流民意是坚决捍卫领土主权的,马英九等高层政要也是坚定的保钓者。遗憾的是两岸各打各的旗号,从来不能协调一致,故收效甚微。“事实上,日本国每次窃土都是利用中国的内斗和政权纷争”,鞠德源突然抬高了声调,“海峡两岸长期较劲,无暇顾及钓鱼岛,也是日本得寸进尺的重要原因”。
综观中日双方各自官方和民间的态度,不难理解中方为何日益被动。但虽然如此,中国也并非完全无牌可出。首先要做的是端正态度:争端可以搁置,但主权绝不容搁置。害怕因小失大的患得患失心理只会使中国失去越来越多的主动权,那点贷款也不足以成为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作为的依据。中方应做好长期较量的准备,从外交、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向日本施压,造成日本实质的损害。惟其如此,才能使日方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个重要步骤是重新取信于民,允许国内民众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长期以来,对此类活动严格限制是因为担心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导致风头转向,危及社会稳定,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对民众的理性有充分的信心。“令人欣慰的是,6月下旬内地和香港人士发起的抗议日本于年初租借钓鱼岛的运动得到了官方的默许和媒体的支持,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鞠德源表示,民间学术研究对廓清民众的认识、提升钓鱼岛的被重视程度有重要作用,政府应设立常设性的专门研究机构,推动两岸三地及海外学者携手研究,共商对策。对海外爱国同胞发起的保钓运动,应表示公开的支持。对于台湾,在保钓上可以巧妙地互相呼应,“大陆完全可以许诺,和平统一后,在一国两制制度下,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都归台湾管辖”。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1/18 13:35:34
五点反思 由钓鱼岛问题提到整个中日关系的现状和走向,鞠德源陷入了沉思。中日关系延宕逾千年,既有友好局面,也曾发生多次战争,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犬牙交错,今后一段时期内也不会平静。如何处理中日关系是对中国智力、实力和耐力的大考验。从当前形势来看,需要回答好五个问题。
1.时间真的站在中国一边?
对于以往的不作为政策,一些人的解释是,中国当前的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发展经济。只要综合国力上去了,钓鱼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时间对中国有利,而对日本不利。但真实情形是否如他们所愿?
中国近年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很快,日本则陷于停滞。但应该看到,中国与日本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日本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维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在军力方面,日本近年的军费节节上升,增长率为全球第一;日本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军费水平也仅占GDP很小的比例,大有增加的余地。中国最近裁军50万,将转移的军费用于提高军队的装备和战斗力,势必取得显著效果,但离日本还差距甚远。?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在钓鱼岛的地位将因多年苦心经营而更加稳固,拖得越久对中国越不利。
2.钓鱼岛争端与统一台湾孰先孰后?
还有一种说法是,台湾和平统一才是第一位的问题,钓鱼岛争端应排在台湾之后。台湾回归以后,收回钓鱼岛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台湾问题毕竟是中国人自家兄弟不睦,台独势力在岛内就受到主流民意及泛蓝等阵营的制约。但在钓鱼岛争端上,中国面对的是最贪婪、最残暴,曾给中国及世界造成巨大创痛的日本军国主义。中国若坚决捍卫主权,可以得到台人之心,有助于台湾的和平统一。反之,态度软弱将尽失台人之心,台湾的分离倾向必定更为严重。?中国若是连钓鱼台都保不住,更遑论台湾。事实上,台湾人所期待的也是中国大陆出面保钓。
3.日本军国主义真是一小撮?
为了配合“中日友好”的高调,“日本军国主义只是一小撮”成了我们的习惯用语。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1948年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被处决后,骨灰被日本民众盗出,堆成了“殉国七士墓”,后来其牌位又被请进了靖国神社,年年享受高层政要的参拜。日本人通过修改教科书,鼓吹修改和平宪法,争取海外派兵,散布中国威胁论,大肆炒作沈阳闯馆事件,驳回慰安妇诉讼和细菌战诉讼、对侵华日军遗留毒气伤人事件冷处理等行径一再试探中国容忍的底线。这个武士道精神深入骨髓的民族,从来就不乏产生最野蛮、最兽性的军队的群众基础。东史郎这样反省战争的人士不过是异数。
在东南亚各国纠缠至今的历史问题上,战后日本的历届国会,时至今日,从未通过一项决议,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进行认真的反省和谢罪,更不肯公开宣誓不再发动战争,也从未以国家名义向亚洲各受害国人们进行战争赔偿和正式道歉。相反,如石原慎太郎、江藤隆美等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对他国的侵略历史的事例屡次上演。
友好绝不是单方面的友好。中国越是低调处理,越是在意对华贷款,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就越猖狂。作为一个隐形军事大国,日本在经济日益衰落的情况下必将寻找出路,中国尤须提高警惕。“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军国主义未受到彻底清算以前,中国不能赞同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否则这样没有责任感、身负反人类罪的国家一有机会将再次扼杀国际正义。”鞠德源强调说。
4.谁最需要新思维?
近几年来,国内“民间抗日情绪上升”,赵薇因穿军旗装而被泼粪,姜文参观靖国神社遭咒骂,有中国人以“长谷川弘一”为名在BBS上发布辱华帖,另有人冒充日本人参与广播节目导致主持人离职,如此等等,都引起了某些“有识之士”的高度警惕。他们呼吁对日应有新思维。
过激的情绪宣泄当然要不得,抵制日货也有待商榷。但应该看到,首先是日方有种种挑衅行为,中国民间才会有强烈的反日情绪。虽然有个别人士挑动仇恨,但普遍的愤怒情绪是被日本所引发和激化,主要责任也在他们那边。如果需要新思维,应该首先是日本政府需要有对华实质性友好的新思维。“我个人觉得,民间抗日情绪并不值得那么警惕;最应该警惕的是,自日本侵华以来涌动的自贱中国人的暗流,到今天为止也没有完全消除。在战时这些人是汉奸,但在当代则具有不同的形态。”
5.什么是真正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以来,“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开始甚嚣尘上。为了安抚处于“中国威胁”之下的邻邦,我们开始刻意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但具体到钓鱼岛争端上,无原则的让步不等于“负责任”,主权也绝不是“负责任”的交易品。
在亚洲诸国中,“日本威胁论”是活生生的事实,“中国威胁论”则是别有用心的宣传。日本二战中在亚洲的残暴罪行令受害国记忆犹新,如今,军国主义的幽灵又开始四处游荡。对亚洲国家而言,日本从来就不是可以信赖的朋友。再说,日本与俄国有北方四岛之争,同朝鲜有独岛之争,同中国有钓鱼岛之争,亚洲地区将没有一个国家乐于看到日本并吞钓鱼岛,觊觎台湾,这也无疑加大了中国的施展空间。
如果中国真的是“负责任的大国”,就应该果断地斩断日本军国主义窃土的黑手,遏制其侵略野心,阻止其滑向战争的边缘。这既有利于中日及世界和平,也等于挽救了日本人民。
“对日本而言,没有人会要求你象德国人那样下跪,但这并不等于这一页历史你就已经轻松翻过。历史可以被创造,不能被改写。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之际,日本如果能正视过去,正确对待日本侵华的所有历史遗留问题,并在今后的国际交往中恪守正义准则,为后代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创造历史;相反,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图改写历史,它必将自食苦果。”
作者:菊花香
发表时间:2007/1/23 13:46:20
精彩!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2/1 9:48:55
鞠助手能不能贴以下鞠德源教授的近况。
作者:向洋
发表时间:2007/2/1 13:58:51
鞠海峰反思的好。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2/12 9:31:26
回向洋,上面的五点反思也是吴思锐的作品,是帖子字数限制的原因才分贴的,^_^
作者:鞠助手
发表时间:2007/2/28 20:26:55
鞠德源教授退休后一直在家,生活单调清贫,社会活动少,家里最多的“财富”是书,他的最大乐趣就是作学术研究。主要论著有:《万年历谱》、《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中国先民海外大探险之谜》、《钓鱼岛正名》等,还有写成书未出版的约有300万字(他的研究都是“旁门”,因为资金问题,出版面临困境)。此外,还有几个大题目等待他去完成,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错。 他毕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他多年积累的研究资料写成专著,留给后人! 近日内,可望出版他的新著《古蜀王国探幽》一书,请等待他的好消息吧!现在正在寻找出版社,尚无结果。 想更多的了解鞠教授的情况,可以登录他的个人网站,http://www.jdyhome.com 多谢各位的关注!祝你们鞠家一切顺利!
作者:鞠助手
发表时间:2007/2/28 21:27:17
一位民间学者的30年保钓理想 鞠德源,一位从1971年以来就不间断地搜集主权证据的民间保钓学者,正在紧张筹备国内第一个面向公众的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大型系列展,预计在今年“9·18”时可以开展。
鞠先生说,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中国的资料最丰富、证据最确凿、法律根据也最充分,但外交当局却一直没有系统地展示证据并向日本提出外交照会或外交备忘录。小平同志讲过,中日之间应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他相信我们的后代子孙是有智慧的。后代子孙靠谁啊,如果我们这两代人不把钓鱼岛的主权知识传下去,后代子孙根本没有办法去做这个事。 7月11日,北京暴雨“淹”城。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在亦车亦船中走走停停两个小时,到达万寿路甲15号院时,鞠德源先生正在家中的阳台上冒雨奋战。好不容易做完防雨工作,家里却断电了,老天安排,在对鞠先生的第三次造访中,竟促成了一次清净的秉烛夜谈。
“鞠人”好图
幽微跳跃的烛火中,年届七十、面目清癯的鞠先生向记者展示他多年来的收藏,三间斗室,环墙皆高大立柜,可见立柜顶和书桌上满满地排放着书册。打开立柜,仍是满柜藏书和各种复印资料。鞠先生熟练地翻出自己收藏的钓鱼台的文稿,其上多署别号“鞠人”。鞠先生立在空间局促的客厅中央说,“鞠人”,困境之人也,一生都摆脱不了困顿之境。
鞠德源先生110万字、举证120余幅历史地图的《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辩》(上、下)专著就是在这儿完成的。
鞠先生介绍说,1994年他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退休之后,将自己在哈佛大学、京都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和从其他渠道搜集到的有关钓鱼岛主权问题的重要图籍资料反复研读,潜心十余载,终于完成了拥有无数珍贵史料的这套专著,该书甫一出版便被外交部拉走5部,曾以钓鱼岛法律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台北市长马英九读后致信鞠先生说:“钓鱼台主权争议是中日两国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大作清楚阐释我国拥有钓鱼台主权的历史脉络,进而凸显钓鱼台主权问题上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令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甚为感佩。”
不过,鞠先生这套印数2000的心血连卖带送还只卖出数百册,它并不受市场欢迎,但鞠先生已将论证钓鱼岛主权问题当作自己毕生事业。他正紧张筹备国内第一个面向公众的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大型系列展,时间定为今年“9·18”纪念时。
鞠先生在国家图书馆和北大演讲时,曾制作了六卷来自哈佛和耶鲁大学的钓鱼岛主权问题图籍资料,每卷展开,平均都有20米长。这次,鞠先生要定做一些大展板把相关的地图都放大。
钓鱼岛问题他考虑得很远:“将来向海牙国际法庭提交证据的时候,不能光有幻灯片等声光资料,要说服法官,必须直观系列地展示实物证据。”
童年的国恨家仇
鞠先生近乎天然的保疆卫土责任感和对钓鱼岛的挂念,源于他童年经历。
鞠德源1934年正月出生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弥伦屯,他7岁那年的秋天,村子里忽然来了7辆架着机枪、满载日本兵的军车,半夜,日本兵回到村子里烧火做饭,把大人小孩撵到房间的两头。第二天,村里又来了两车日本兵,说要抓一个铁匠,带着汉奸、特务挨家挨户搜查。为避祸,松花江一封江,鞠德源就和父辈们回到了原住地吉林省扶余县刘学窝堡屯。1944年,鞠德源的伯父又被特务缠住,一阵惊吓之后,伯父得了急症病逝。
祸不单行的是,那年鞠德源不知怎么就发了伤寒,哥哥和七叔也患上伤寒。鞠德源躺在床上十几天不省人事,腿上背上生满褥疮。当时全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伤寒病人,扶余县和农安县成为当时闹瘟疫的两个最严重的疫区。日本投降之后,随着日本侵华的一些秘密罪恶被逐渐披露,鞠德源和他的家人才得知,伤寒、鼠疫都是当时日本731部队散播的疫病。
“从此国恨家仇都记在我心里,最恨的就是汉奸。”鞠先生说,“日本人再次侵占中国领土钓鱼岛,更让我满腔愤怒。”
与钓鱼岛结缘
1955年,鞠德源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四年后留校任教,创建了中国古代文书的课程。1970年“文革”期间,鞠德源被下放到江西省余江县人大五七干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而钓鱼岛成为鞠先生念兹在兹牵挂一生的心事,就是这个时候,“那时除了毛选没有其他能读的书,一个班发一份《参考消息》,我在1970年年末突然在报纸上发现了新华社报道的中日钓鱼岛问题,说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心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1971年2月人民大学遭遇遣散,鞠德源被分配到故宫明清档案部从事保管、采购、接待利用等工作。当时,日本、北美等海外的留学生已经发起了爱国保钓的行动,而国内还没什么动静。鞠德源给故宫和文物局的领导提建议,把任务直接下达到明清档案部,动员查阅有关钓鱼岛的记录和资料,为外交当局提供主权证据做参考。外交部专门派了个干部来联络这件事,六七人的查阅队伍也开始了工作,而鞠德源却不在名单之中。
鞠德源心有不甘,他到北京图书馆以外交部政治任务的名义借用复印机,并主动承担钓鱼岛资料的复印工作。当时中国社科院、北京图书馆涉及边疆问题的资料,都不能随便查阅,需要有组织证明。但在故宫明清档案部工作期间,鞠德源利用各种时间搜集了边疆史包括钓鱼岛方面的资料,做了系统的阅读。
1979年,国门刚刚打开,美国几个大学组成明清史代表团来华参观故宫和明清档案部,当时的保管组副组长鞠德源负责引导和讲解。参观完留影时,美国著名中国汉学家孔飞力先生意外地走过来和鞠德源握手,问道:您是否愿意到美国参观访问?
艰难的哈佛之行
1982年春,一封哈佛大学的邀请函寄到故宫,鞠德源被邀作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期限一年,每月许以一千美金的生活费和一定的科研费。当时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胡启立得知此事,亲自接见了鞠德源,嘱他此行要多了解、研究美国,甚至以他访问哈佛时的亲身经历提醒他“兜里最少要放25美金的救命钱”。
但鞠德源的访美在历史档案馆却成了见不得人的事情,有人公开放言说,哈佛请鞠去访问,是为培养亲美势力。馆里拖着不给办手续,鞠的出访受阻。无奈之下,鞠德源给中共中央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写信,这封信使得胡启立最终得知此事后档案馆才放行。
1982年9月初,鞠德源终于到达哈佛,一年的访问交流期间,鞠德源遍访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伯克利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中文图书馆,搜集了西方出版的各种地图资料和中国近代史实。
1991年4-6月,鞠德源再次访问哈佛时,发现了日本御用学者新井白石1719年撰写的《南岛志》,这是日本方面系统梳理琉球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而这部史料,和同年(康熙58年)中国册封史徐葆光撰写的《中山传信录》中对琉球岛屿的分布状况和分界基本一致。两人的书在琉球36岛中都完全没有涉及中国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岛列屿。“这是钓鱼台列屿主权绝对与琉球(即现在的日本冲绳县)无关的重要证据。更证明了李登辉所说的钓鱼岛属于琉球是伪造的历史谎言。”鞠先生说。
在日本搜集证据
1989年9月到1991年7月,鞠德源应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得以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访问。每月有30万日圆的生活费和10万日圆的科研基金,景况大为好转。鞠先生的调研课题是日本国集藏明清档案之状况,从事教学之外,他还每天到图书馆阅读各种资料,在调查日本集藏明清档案的同时,发现了很多有关中琉、中日、琉日关系的重要史料。
由于在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次论文演讲中举证了中琉档案关系的重要史料,引起琉球史学者的重视,1990年6月,鞠先生应冲绳大学的约请来到当地,赴琉球大学访问,报告了明清档案和中琉关系史之构成,成为第一个登上琉球大学讲坛的北京学者。但是,访问期间,鞠德源在冲绳各地见到的日本地图、冲绳县地图和各种旅游手册中都把钓鱼台列屿划入日本版图,感到非常愤懑。因此暗下决心,在日本期间,尽量多地搜集日本出版的有关中琉、日琉关系的出版物、论文、地图资料等等。他的工作得到了当地中国留学生的帮助。
冲绳之行后,鞠德源找到中国驻东京大使馆询问某外交官:我在冲绳看到钓鱼岛列屿都被划为日本领土,大使馆有没有向日本政府提出正式交涉?外交官答:钓鱼岛问题过了很长时间了,没有必要再提了。鞠德源又找到大阪领事馆说明情况,孙领事答复说:“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为此,鞠德源顶着压力将在日访问期限延长为两年。
在此期间,鞠德源在京都大学图书馆的支持下,系统地搜集了1874年以来日本侵华的全套档案文献,拿到了日本在东亚实行以中国为首要目标的侵华窃土战争的证据。
“有理不说等于没理,外交当局不摆证据是失策的,日本是个讲求证据的国家。在发现权、命名权、经营管辖权3个方面我都已经系统梳理了钓鱼岛的主权证据,其中,以命名传承证据最为有力,因为这个证据日本人根本拿不出来。”鞠德源说,“现在的中国学术界不去做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甚至把它列为敏感问题和官府之学不去触碰,我感到不可理解。现在到了非拿证据出来说话不可的时候了,我要急国家之所急,向媒体和公众传播有关钓鱼岛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作者:向洋
发表时间:2007/3/1 8:28:22
鞠德源先生说得真好。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3/1 11:22:30
做出点事情真不容易。
作者:鞠亮
发表时间:2007/3/12 22:30:33
我们要全力支持鞠德源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