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http://www.jsjpw.com/bbs/Default.asp ) -- 家谱研究 ( http://www.jsjpw.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12 ) --- 【岁庆征文】鞠遵墓志拓片 ( http://www.jsjp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1412 ) 作者:居庸关 鞠遵,定州鲜虞(今河北定州)人,生于北魏宣武帝元恪延昌二年(513年),卒于北周武帝宇文扈建德六年(574年),享年61岁。32年后由其子定络于隋大业二年(606年)同母董氏合葬。 定州在今河北中部,这说明距今1500年以前在今河北一带也有鞠氏存在。 墓志出土年代不详,据记载鲁迅曾得到过此拓片。
[此帖子已被 居庸关 在 2009-1-15 22:09:2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09-1-19 16:19:09 编辑过] 作者:juhongwei 作者:鞠海峰 为庸关做点基础工作,简单辨认一下,除认不出的,还有电脑打不出的字,或者认错的字,希望大家补全了。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09-1-16 13:33:59 编辑过] 作者:居庸关 这是目前发现的鞠氏三幅墓志中留存拓片的两幅中的一幅,很珍贵。这幅墓志影印件我已得到多时,由于字迹模糊很难辨认所以迟迟没有贴上,这几天有时间我把图片进行了放大并逐一用放大镜进行辨别研究现贴在这里。 从墓志拓文看遵公继承祖上世袭官爵,青年时英武飘逸,晚年则足不出门与诗书垂钓为伍生活的很孤独,更为不幸的是在周建德六年七月二日由于庐舍坍塌不幸身亡。 大家在看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啊。 君諱遵。字仁举。定州鮮虞人。其先則黃帝□□□□□之后也。以公劉父名鞠陶耳為氏。祖世襲冠□家傳組綬。輔政匡時。英賢不墜。若龍門已歸。乃在弱令鳳羽可稱奚當尋齒□□洽時無經史而不知淵悟□□有文奇其必習。孝慈顧愛之道發自衿懷。仁義溫恭之德率由天性。奇才儀容。輻輳雲歸。無侍。關門忻交。累日。□凝冰雪。志概煙霞。養□書林。含芳文圃。於當奏□懈幄翼□□平而綸釣朱舍崩摧。已及。周建德六年七月二日忽終於家。春秋六十有一。賓僚號慟。朝野嗟傷。罷耕輟織。□哀裏哭。粵以。 隋大業二年歲次丙寅正月丙辰朔六日辛酉。與夫人董氏合葬於廬穴城西七裏。其子定絡伏□□悲摧壟樹歸□穹□故以盛德□□□□□□。乃為銘粵。 逝人□世。英奇逸□。□□□□。博見多聞。追飛天漢。衷絕乘雲。魂逝闍壟。骨掩□坟。雕金刊石。貴馥蘭芬。 墓主鞠遵有的网友贴为鞠选,关于是鞠遵还是鞠选在确实无法辨认的情况下,还是以国家图书馆贴出的鞠遵为准。 [此帖子已被 居庸关 在 2011-7-19 21:28:34 编辑过] 作者:鞠海峰 作者:居庸关 作者:居庸关 把鞠彦云墓志一同贴上
上述两组拓片是到目前为止国内仅存的鞠氏先祖(鞠彦云、鞠遵)墓志,十分珍贵。上个世纪出土的鞠俨墓志碑刻实物到目前仍未找到,仅存手抄的碑刻内容。 墓志碑刻是研究历史的权威佐证,对确定行政区划沿革,官员职称演化,民风民俗和政治军事体制的演变确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行政区划,墓碑考证从大秦统一中华开始一直延续州——郡——县——乡——里——村的行政建制,这种建制体制一直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以上直到宋代后期才有所改变。例如北魏鞠彦云是黄县都乡石羊里,而五代鞠俨则是黄县和孝乡扈顺里西野基村。查魏晋墓碑得知,在很多县区都有都乡建制名称,像黄县都乡、洛阳都乡、夏县都乡、介休都乡、临沂都乡、兰陵都乡......,由此得知都乡就是县城直辖的那个乡,像现在的泰康县泰康镇,林甸县林甸镇的建制一样。 作者:ju山东 <<鞠遵及妻董氏合葬志》拓片的文字部分,庸关老师已经写得比较全了。个别字也可能猜测补上,据说有专门的拓片书籍,找到就可以参考了。 我更喜欢墓志的刻字书法艺术!! 作者:鞠佑 作者:居庸关 说明我鞠氏能发展到今天实属来之不易, 说明我鞠氏子孙要秉承先祖遗愿以孝道当先、诗礼传世不要数典忘祖, 说明作为一撇一捺的人不但要关心自己是怎么没的,还应该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 ......哈哈! |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8 21:03:24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