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http://www.jsjpw.com/bbs/Default.asp )
-- 鞠姓杂谈 ( http://www.jsjpw.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11 )
--- 鞠氏外甥元武略将军孙琪及碑文 ( http://www.jsjp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1419 )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9/1/23 13:49:52

元武略将军孙琪墓碑碑文
                   (碑原存汤上村)
  
  夫忠义之士,为国效力,奋不顾身,故能树功勋于当代,垂名节于后世。汉马援尝谓孟翼曰:男儿当死于边陲,以马革裹尸远葬,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壮哉烈丈夫!兹性惟将军孙公有焉!公讳琪,字国璞,世居宁海南汤泉镇人。高曾以来,俱皆宦达,望重东牟,考讳宝,生值金衰,始隐德弗耀,妣(注:母亲)鞠氏,继母张氏。公幼事父母以孝,友兄弟以睦,及壮,生姿雄伟,膂力过人,又善骑射,不事生产,慷慨有志节。初授谒里□□王令旨,充本投下打捕鹰房都总领,已有能称。至元六年,圣元起义兵,收服南宋,公喜曰:此吾立功之秋也!”帅府授公百户之职,围困襄阳。七年,南寇来攻石山城,白刃交前,矢如雨注,时诸军新集,老将莫利其步趋,公独率众,首前陷阵,大破彼军。九年,宋救襄阳,公乘舟水战,生擒大将张总管,敌全军覆没。十年,攻打樊城,公乃竖立云梯,大呼直上,身矢如猬,而锐气不衰,旋复登城杀退敌众。襄樊既下,十一年,大军南渡松江,诸军南及广溪,处处相战,俱立殊勋,前后蒙赏金牌,不可胜纪。十四年,积功奏闻朝廷,敕授忠显校尉管军总把。十五年,复授昭信校尉,当年又授承信校尉管军总把,悬带银牌。十七年,钦授宣命武略将军中千户,圣恩兼赐锦弓,乃授辔以旌其功。时残宋既平,山寇逐年生发,动百十人,劫剽村落,行省以公勇而有谋,多令收捕,湖循等州,计平贼寨二十余处,戮犷猂之渠帅,释胁从之众人,慰巡残民,号令严肃,军无私焉。二十六年,加授武略将军管军中千户,换被金符,出征广南,甫达韶州。为缘金疮增发,牵带疾,二十八年正月十二日,卒于军中,寿五十有八。公临戎几三十年,大小四十余战,未尝败负,身着重伤十数,就阵生擒贼将熊飞等五人,所得赏赐,尽散于下,爱养士卒,与同甘苦,人乐为用,故所向有功。呜呼!公之忠勤,可谓至矣!虽古之名将,亦未多让!宜乎身沐恩荣,后嗣以享爵禄者。配夫人姜氏,有淑懿之行,元贞元年六月初十日,卒于内寝,享寿六十有六。继王氏。子男二,长曰玉,姜氏生也,次曰王圭,王氏生也。玉随公在军中,以勇猛善战,公卧病时,带领其众入广,至元二十年,钦授宣命忠显校尉,管军中千户,就被金符,毕承父职,惜乎秀而不实!当年六月十七日,遇疾而终,寿只四十有八。子男一人,曰贇,人材将略有祖考风,继袭其任。初公之父子卒于军中也,丧还故里,灌柩浅土,贇自镇守边陲。及十六年,常以大事未毕,念念有不安之意,于是告假还家,以大德七年五月十五日,迁坐于家宅之南,从先茔也。仍奉公之行状,踵门谒予,求鄙文以勒墓碑。义不可辞,乃摭其实而为之铭曰:惟兹孙氏,东牟其乡,世称令族,及公愈昌。公之为人,天资忠武,生值圣元,混一区宇。乘时奋力,提剑从戎,先登陷阵,屡建殊功。报国一心,老而弥壮,果死边陲,为烈丈夫。公之子玉,又从军中,英勇善战,有乃考风。名奏朝廷,庞恩甫授,命也奈何,惜乎不寿!门墙谁继,有孙曰贇,既勤王事,克孝先人。万里还乡,敬营窀穸,勒此碑铭,用传无既。

  大德七年岁次癸卯五月己未朔十五日壬寅,新州升乡寨巡检□□宣授忠显校尉宁海州管军中正千户孙男贇立石,本州儒学鞠孝恭撰,本镇王仲美篆额,姜天锡书丹,剋择提领高仁。

  元武略将军孙琪墓  位于乳山市冯家镇汤后疃村南。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葬顶部呈圆形,高于地面4,墓室四壁及顶部均为整体石板围砌,内有一石匣盛有孙琪尸骨。孙琪死于战场,原葬于卒地,元大德七年(1303),其孙将尸骨迁回原籍葬于该墓地。墓前立有石碑,碑前有一通道直通石门,通道两侧立有4个石人。石门高7,宽5,门楣横匾刻有武略将军孙琪之墓。墓地四周不均等地布有石马、石牛等。该墓地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9/1/23 15:13:32

  鞠 孝 恭:" 从 仕 郎 翰 林 国 史 院 编 修 官 " 。  于 泰 定 五 年(似1329年)作 《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四仙姑祠堂碑》 碑文 。 正 文 如 下 :

" 仙 姑 宁 海 牟 平 人 。 唐 氏 第 四 女 。 其 家 好 善 , 尤 崇 玄 化 。 姑 自 幼 不 茹 荤 血 。 及 长 , 性 孤 洁 , 乐 淡 泊 , 常 有 出 尘 之 想 。 父 母 欲 嫁 , 誓 而 弗 许 。 一 旦 , 道 妆 拜 辞 二 亲 , 径 诣 昆 嵛 山 危 岩 之 下 , 结 庵 而 独 居 焉 。 其 山 险 峭 幽 邃 , 树 木 蓊 蔚 , 猛 兽 纵 横 , 人 迹 罕 到 。 姑 处 之 恬 然 , 殊 无 动 虑 。 久 而 人 见 其 心 志 紧 确 , 修 炼 精 专 , 深 造 元 元 之 妙 , 大 加 敬 奉 , 遂 以 仙 姑 称 之 。 初 , 长 春 真 人 年 方 弱 冠 , 甫 入 道 门 。 闻 姑 之 名 , 特 来 师 问 修 行 之 要 。 姑 曰 : 汝 勿 吾 问 , 异 人 从 西 不 久 而 至 , 乃 汝 师 也 。 且 道 其 状 貌 。 重 阳 祖 师 果 自 关 西 而 来 , 化 度 七 真 , 达 于 宁 海 。 开 烟 霞 洞 , 创 神 清 宫 。 姑 居 之 处 遂 为 全 真 张 本 之 所 。 噫 ! 若 非 宿 仙 缘 妙 通 神 异 , 焉 能 逆 知 如 是 乎 ? 姑 之 羽 化 虽 在 重 阳 未 至 之 前 , 其 灵 柩 实 长 春 诸 真 辈 安 措 于 岩 穴 之 中 。 为 经 岁 久 , 门 垒 颓 败 。 泰 定 四 年 冬 , 山 东 宣 尉 同 知 泰 不 花 公 按 治 到 州 。 公 爱 民 重 道 , 忠 厚 人 也 。 拈 香 于 东 华 宫 , 因 见 石 刻 圣 朝 宁 海 王 赠 姑 真 人 令 旨 , 深 加 叹 美 。 本 宫 提 点 耿 道 清 话 及 仙 姑 归 真 至 今 一 百 六 十 余 年 , 未 曾 迁 葬 。 公 即 回 辔 烟 霞 , 叩 坟 瞻 礼 。 顾 谓 本 州 监 郡 拜 也 及 州 判 官 蒋 本 敬 曰 : 仙 姑 道 行 如 此 , 其 于 葬 事 , 可 不 为 助 理 乎 。 二 侯 欣 然 领 略 , 首 出 己 俸 , 暨 诸 司 属 施 钞 三 十 定 , 付 道 清 同 神 清 宫 提 举 林 道 润 共 办 其 事 。 于 是 命 工 伐 石 修 砌 。 迁 废 既 毕 , 在 上 复 立 坚 珉 , 以 纪 姑 德 。 道 清 等 持 姑 行 状 踵 门 来 谒 , 恳 文 于 予 。 辞 不 获 己 , 因 论 次 之 。 自 黄 帝 问 道 于 广 成 , 而 神 仙 之 说 始 兴 。 迨 乎 殷 周 , 太 上 以 道 德 五 千 言 垂 教 于 后 。 汉 唐 而 下 得 道 之 士 , 代 有 显 人 , 独 蒙 皇 元 褒 赠 见 重 于 世 者 , 五 祖 七 真 而 已 。 至 于 清 净 真 人 孙 不 二 暨 姑 , 是 乃 女 流 , 诚 为 罕 有 。 二 人 生 于 同 代 , 姑 又 先 辈 , 亦 加 徽 号 , 至 今 令 人 景 仰 仙 风 , 固 宜 表 显 其 墓 , 用 垂 不 朽 云 。 铭 曰 : 成 道 之 因 , 在 乎 修 行 。 历 代 师 真 , 举 皆 男 众 。 由 来 女 辈 , 实 罕 其 人 。 惟 孙 不 二 , 暨 姑 之 身 。 姑 自 幼 年 , 荤 羶 不 茹 。 誓 不 嫁 人 , 真 风 是 慕 。 粗 衣 粝 食 , 苦 志 劳 躬 。 结 庵 独 处 , 昆 嵛 山 中 。 修 炼 精 深 , 玄 机 洞 透 。 长 春 闻 名 , 尝 来 问 候 。 姑 云 尔 师 , 自 西 而 来 。 重 阳 遂 至 , 其 言 果 谐 。 功 行 既 圆 , 翛 然 羽 化 。 人 道 于 今 , 称 其 道 价 。 昨 膺 王 命 , 赠 以 真 人 。 今 迁 仙 骨 , 葬 以 坚 坟 。 立 石 刻 铭 , 表 姑 盛 德 。 对 此 群 峰 , 同 垂 无 极 。 "

  碑 文 收 入 《 登 州 府 志 》 和 王 原 阶 同 治 三 年 重 修 《 宁 海 州 志 》 。

[此帖子已被 ju山东 在 2009-1-23 15:15:1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ju山东 在 2009-1-23 15:20:20 编辑过]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9/1/24 10:24:00

鞠氏宗亲确实如庸关算说,每在南北朝和宋金时代有所建树。似乎找到本人天生骨子里不赞成儒学的传承,呵呵,

很认同齐文化,有专家评说齐文化是东夷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9/1/24 11:01:28

鞠 孝 恭是元朝的“ 从 仕 郎 翰 林 国 史 院 编 修 官”。登州人,学正。

 这两个碑文都是孝恭先辈的作品,是受人所托求而作。文中有“踵门谒予,求鄙文以勒墓碑”、“踵 门 来 谒 , 恳 文 于 予 ”。

  窃以为,碑文记人叙事细致周全,文辞平和不张扬,简洁精悍。特别是“铭曰”部分,词语干练,顺手拈来,概括完整,不失重点,值得学习。碑文也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特别是唐四仙姑碑对道教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8/6 0:37:44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