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http://www.jsjpw.com/bbs/Default.asp )
-- 鞠姓杂谈 ( http://www.jsjpw.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11 )
--- 湖南省武冈市鞠氏支系迁徙发展概况 ( http://www.jsjp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1904 )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10/12/20 10:13:49
湖南省武冈市鞠氏支系迁徙发展概况 明朝宪宗成化十三年(丁酉年,公元1477年),始迁祖孟辉公被朝廷选拔贡生到京师国子监就读,学业期满后被派遣到云南沧川州作教谕(管理教育的一种学官),卸任后于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徙居湖南武冈。江西进贤是富庶之地,既然已经罢职为什么不回老家而迁居到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呢?原来明朝政府有这样的规定:“明朝的文武官员在任职地入籍妻儿相随的,本人卸任、罢免后,其全家不得返回原籍,本人死亡的,妻儿也不得返回原籍,叫做文武官员任职迁徙的回避制度”。朱元璋制定如此苛刻的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卸任的官员返籍后与民争地或利用在职时国家给予的特权大搞衣锦还乡,为害乡里。从时间和居住地来推断,始迁祖孟辉公应当出自鞠砥之后。 据湖南省武冈市鞠氏支系公元二00五年乙酉岁夏月续修版《鞠氏族谱》记载:我们鞠氏家族自始迁祖孟辉公于公元一四九一年(明泓治四年)辛亥年由江西省南昌府进贤县迁至湖南省武冈州高沙若林园,最后定居于大塘、新桥一带。鞠氏宗祠实称鞠氏家庙,座落于大塘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最早为会址,后来逐渐扩建成家庙,于宣统元年与族谱修立同时完成,占地和总建筑面积均在千平方米左右。鞠氏宗祠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遭到破坏,至六十年代已基本毁损,现已不复存在。 始迁祖孟辉公,丁酉拔贡生,曾出任云南省沧川州教谕,罢官后(罢官原因不详)于公元1491年(明泓治四年)辛亥年徙居湖南省武冈州高沙市(今洞口县高沙镇)若林园隐居。至今已届五百余年.由于战乱与饥荒,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经历了两百余年的徙居生涯才最后定居于湖南省武冈大塘、新桥一带。其后裔有的已徙居外地繁衍生息,一直到宣统元年才正式编纂刻印了《鞠氏族谱》.许多资料已失传.湖南省武冈市鞠氏支系公元二00五年乙酉岁夏月续修版《鞠氏族谱》记载总入谱人数3173人,其中在世人数为1794人.其中男丁937人,女丁857人。大专以上毕业生和在读生51人,其中获学士硕士学位的三人,在读研究生二人。 湖南省武冈市鞠氏支系行辈歌訣:茂宗世成荣,国泰永康宁,祖德积愈远,昆弟应其昌。当代崇文学,诗书继治先,家传惟孝友,式度启仁贤。 由于始迁祖孟辉公生殁年份失传,故迁徙时其年岁多少无从知晓。到四代传人茂林公,又从高沙迁居安乐桥(今武冈市安乐乡)不久又从安乐桥迁至龙溪乡梅塘垅舒家坳,而新桥梅公一支迁徙经过未见记载。至宣统元年,初修鞠氏家谱时,真孚公、范吾公依据先世国焕公所纂墨稿,先祖溥泉公所订遗编,确定为系。第三世祖梅公分支,当时应是茂英与茂林一并迁徙。茂冬公世居高沙若林园,其后裔迁徙去向,已无从知晓。至六世,世星公于清康熙二十年由梅塘垅迁居现大塘垅。世富公仍居原地,逐步移向新桥等地。 祖玑公系始迁祖孟辉公第十四世嗣孙,国璠公后裔。于公元一九四0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年从武冈龙溪大塘鞠家徙居湖南省新宁县高桥镇司机村凤形山松木井,最后定居于鹅梨坳。 湖南省武冈市鞠氏支系公元二00五年乙酉岁夏月续修版《鞠氏族谱》,对族规族约,作出了“十要十不要”的特别规定。即:“一要树立新风,不要沉迷旧习;二要遵纪守法,不要违法乱纪;三要热爱故乡,不要忘记根本;四要尊老爱幼,不要欺凌弱小;五要勤劳致富,不要好逸恶劳;六要正当发财,不要欺诈使假;七要洁身自爱,不要贪赃枉法;八要扶贫济困,不要显富摆阔;九要爱护生命,不要贩毒吸毒;十要文明娱乐,不要嫖赌逍遥。”凡吾族人,务必遵守。 注:本文由会员“ju329”发布在回帖中,我恐难找,特此转发!
作者:仓海一鼠
发表时间:2010/12/26 11:10:16

作者:ju329
发表时间:2010/12/31 11:10:53
谢谢ju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