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http://www.jsjpw.com/bbs/Default.asp ) -- 家谱研究 ( http://www.jsjpw.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12 ) --- 大槐树”之说考明代山西移民 ( http://www.jsjp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455 ) 作者:居庸关 大槐树”之说考明代山西移民 (仅以此文回答河北邢台的沙丘鞠氏的咨询,你在留言中说,你的先祖是大槐树移民,至今已传26代。是否与下文记载的第三、第四次移民有关) 山西大槐树移民之说在民间流传很广,本人虽然未见到正史的记载,但这并不是无稽之谈。据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明代山西大规模移民有四次:第一次在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山西泽、潞二州没有耕地的居民迁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让他们自行开荒耕种,自行设置村屯,政府免税三年,每户发给银二十锭购买农具,此次移民户数没有记载。第二次移民在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迁居到彰德、卫辉、怀庆、广平、大名、东昌、开封,共计五百九十户,人数不详。第三次在洪武三十五年九月从太原、平阳二府的泽、潞、辽、沁、汾五州中人多田少或没有耕田的农户迁徙到北京各府州县,按户发银购买耕牛、农具、种子,五年后征税。第四次在永乐二年九月迁出太原、平阳二府的泽、潞、辽、沁、汾等州居民一万户到北京。 明代山西的四次移民涉及到晋中晋南的广大区域,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土地肥沃,很少战乱,人口稠密,人多地少,这是迁民的主要原因。明代山西的四次移民规模有大有小,其中较大的是第三次和第四次,如果第四次是一万户,那么第三次迁移户数不会超过第四次;即四次移民总数约两万户八万人左右;迁移的方向大多都是河北,其中有少量迁到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从史料上看,前三次移民虽然是政府行为,但大多都采取以说服动员为主,《日知录》说:“山西沁州民张从整自愿应募屯田,户部命赏钞锭,仍令回沁招募村民。”第四次移民可能带有强制性,由于靖难之役的主战场就在河北,造成生灵涂炭,人们背井离乡,田地荒芜。况且河北又是久经战乱之地,人们不愿迁赴也是理所当然,所以官府采取一些欺骗手段把人们都集中在大槐树下然后强制迁出很有可能。 </DIV></DIV>作者:鞠海峰 作者:鞠平原 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学界研究不少! 提供资料线索: 1。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五册 2。洪洞大槐树迁民始末//沧桑1994/03 3。明洪洞大槐树移民说由来与发展的思考//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大槐树移民”与明初的垦荒政策//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5。洪洞大槐树移民考//中国地方志//2003/S1 6。明代移民遗址──洪洞大槐树祭祖园//沧桑//2001/06 7。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中州今古//1999/01 8。洪洞大槐树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六//寻根//1997/06
以上资料,平原都有,因多是图片式文件,上传困难,有需要者,可与我联系。kumj544@sina.com 作者:居庸关 平原,今天你终于出笼了,多日不见很是想念啊! 请将“洪洞大槐树迁民始末//沧桑1994/03”发我邮箱,先谢了。
作者:鞠平原 这段时间事情太多,有点焦头烂额! 该文件是caj格式,需要CAJViewer 6.0阅读软件打开,此软件网上到处都有。 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请不必客气, 作者:鞠平原 作者:鞠平原 庸关: 文章已发送邮箱,请查收!成功与否,请告知! 作者:沙丘鞠氏 谢谢居庸关。请继续关注有信息 作者:沙丘鞠氏 平原,你能把有关山西移民的资料发给我吗。邮箱gtj_ju@126.com 谢谢你了 |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5/3 18:20:40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