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http://www.jsjpw.com/bbs/Default.asp )
-- 迁徙分布 ( http://www.jsjpw.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15 )
--- 山东登州黄县、安丘召忽的本家请进。 ( http://www.jsjp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539 )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5/28 15:39:51

我今天刚刚看到了一本家谱,但是不是原版的,是手抄的。一些字看不清,只能模模糊糊的看一点。以后看明白了再传上来。

家谱序上写到:我始祖原籍登州黄县野鸡《沟(此字模糊)》,自元末明初避《红(此字不清》军之乱,兄弟三人逃于沂邑西南召忽庄。后 文清祖居莒州,文锡、文周祖双居召忽。

有知道的请联系,咱们好共同探讨。QQ114971356


作者:鞠杰
发表时间:2007/5/28 20:43:36

应该是有一个兄弟去了今天的安丘那里吧  我 听我爷爷说的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7/5/29 6:28:31

这条信息很重要,你应该把她帖出来让大家共同帮助你。野鸡《沟(此字模糊)》,就是现在的龙口冶基村。自元末明初避《红(此字不清》军之乱中的红军应是红巾军。

这条信息告诉我们安丘召忽一带的鞠姓是从老黄县迁徙过去的。

只有大家都能把知道的情况都贴上来才好集中整理分析,因此信息是第一重要的。

谢谢见世面的信息。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5/29 11:45:01

庸关的研究确实见功力。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5/29 21:04:42

安丘召忽的鞠家年代比较久,原来迁徙于登州府呀!看来总是根连根.继续挖掘信息资料.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5/29 22:07:20

居庸关你怎么知道的那么多?!!!我查地图查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查到,也没有想到会是冶基村啊.真是人多力量大,只有咱们同心协力,我想回把我们的根顺出来的.还有咱们本家不言谢好吗.


作者:鞠业强
发表时间:2007/5/30 13:46:24

我老家就是召忽的,也听父亲说过,兄弟三人来召忽定居,哥仨后来分开定居,一留下,一到了诸城市臧家庄,一去了胶东.可惜没有找到家谱.

现在召忽和臧家庄鞠姓是旺族,而且见面要论辈分,以辈分称呼!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5/30 14:26:54

鞠业强:你好!我看我们的家谱上十世就是鞠旺\鞠德兄弟两个,是从昌乐皂户庄迁到沂水并在现在的马站镇鞠家庄子安家,是以姓起庄名的.你回去问问是不是同一个人.旺祖的下一世是可,字在中间.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5/30 18:19:12

    我爷爷鞠殿元是读书人,去世早(45岁左右中暑而亡),但经营有方,家境好,常年雇佣长工。由于爱赌,导致输钱、输地。老奶奶迁怒于看书识字,一气之下,不许父亲念书。

   我们村向南离沂水马站镇约10公里。父亲82年修谱时是骑自行车去的,现在年事已高,但时常挂念“南乡山前里的老家”。他说叫“鞠家旺”,不知如何?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5/30 21:09:37

ju山东:你断定的不一定准确.沂水县马站镇的确有一个鞠家旺村.那村里也是鞠姓多的.


作者:鞠业强
发表时间:2007/5/31 15:48:39

我知道马站这个地方,好象盛产鞭炮,离老家不远,等有机会回家一定问清楚.

"见世面"是哪里人?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5/31 17:29:19

我是沂水马站东旺庄的。离鞠家庄子很近。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5/31 17:32:39

胜闽,你了解的信息可能更加确切,沂水一带的鞠家情况多多搜集整理,写成专门的主帖发表,对网谱是研究十分有用的。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5/31 21:59:57

我正在整理我们这一枝的家谱,一旦整理好我会传上来,和大家一切研究,也让大家多多提供线索,使资料更加完善。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6/1 5:28:48

办法总比困难多,做好思想工作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石.思想通,万事成.

一个国,一个族,一个家,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忘记历史就失去了自己.

家族史从来就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有国才有家,无家何谈国!


作者:鞠业强
发表时间:2007/6/1 11:32:42

见世面:

        咱们离得不远啊,可惜我没去过你们那里,最远就到过于家河水库.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6/1 14:31:22

ju山东说得没错,太好了!鞠业强有机会到沂水来玩。沂水现在也快成旅游城市了,有好几个景点不错。地下画廊、地下大峡谷、雪山彩虹谷、灵泉寺古栈道都值得看一看。一到黄金周全都是人满为患。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6/5 9:40:32

    我们的迁徙路线推断:山东登州府黄县诸由观镇冶基鞠家村----安丘县召忽镇----沂水、莒县、诸城、昌乐、临朐、五连等县属的镇。

   如果结论正确,则该地区鞠家人的祖宗地就是登州府黄县。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6/5 10:09:31

        ju山东:你推断的很有道理.就我们这一枝来说,确实就是这样的迁徒路线.除分布在山东各地之外,我发现还有闯关东(去东北)的;南去的都有记载.因出外的大多都没有续上家谱,都在名下说明失续的字样.这说明东北地区和南方也有我们山东去的鞠家人.

        看样要想很全面的统计和续枝是有很大难度的.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6/11 11:18:23

    见世面:我看到了家谱,是82年10月到沂水鞠家旺叙的。一世祖{文周},直到十、十一世都清楚,但迁徙时间、地点不多看见。有的迁去外地失叙。

    从你我所见的两项家谱看,前面的推断是正确的。[召忽鞠氏三兄弟]将成为周边(安丘、沂水、莒县、昌乐、胶州、诸城、临朐、青州、五莲)地区鞠氏的共同祖先。期间还有北上、南下的分支,也会逐渐明朗。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6/11 14:40:21

ju山东你好:你看到的家谱可能和我看到的应该是一样的,家谱只记录多少世,年代和迁徒都没有记载.但是有的只是说明某一先祖闯关东或南去失续.由此推断,召忽三兄弟不光是山东周边的祖先,包括东北\南方应该都有分枝.

东北的家人和南方的家人请留意一下你们的家谱,有没有线索可以和我或ju山东联系,咱们对一下看看能不能有可能续上.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6/11 16:14:29

  见世面:家谱中,先祖[文周]的发展情况抄写、记录比较清楚。我们可以把“失叙”、“未详”的关键点告诉大家,寻求连接。

   家族的延续变迁是复杂的,但是不乏历史有心人,尤其是“寻祖热”的今天,不可能的事情也时常会发生的,意外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从本支的繁衍程度推测,失叙、未详的分支也有辉煌的发展历程。况且,先祖[文清]和[文锡]的后人家谱还没有发现呢!

   如果你谱中不明、不清、抄录错误或其他疑问,可以来这里通过[个人信息]专用交流,


作者:鞠海峰
发表时间:2007/6/11 16:28:55

我的任务就是记住大家在这里所做的所有贡献。祝你们取得成功!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7/6/24 8:29:27

我始祖原籍登州黄县野鸡《沟(此字模糊)》,自元末明初避《红(此字不清》军之乱,兄弟三人逃于沂邑西南召忽庄。后 文清祖居莒州,文锡、文周祖双居召忽。

--------------------------------------------------------------------

同见世面、ju山东、业强等交流一下。

沂邑西南召忽庄 在甚么位置,沂邑是不是现在的沂水?莒州是现在的莒县吗?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6/24 13:22:30

回居庸关:沂邑应该是现在的潍坊市安丘.召忽在潍坊安丘的西南,沂水的东北方向.莒州就是现在的莒县.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6/24 22:16:21

  据地名成因的解释文字辨别,明朝有山东青州府莒州沂水县沂源乡某某村之记录,说明那时的莒州属地不仅限于今天的莒县,应该是多县的交叉区域,不能简单重合.

同样,沂邑也不仅限于安丘县,应包括安丘.临朐.诸城.五莲等县的合成区域.可能是号称东泰山--沂山以东的组合地区.

  讨论发言,有待论证,请专家斧正!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6/24 23:29:24

(另据村口崇祯十一年重修启圣庙碑载:“明山东青州府莒州沂水县沂源乡马泉社杓峪”。以三面环山,山峪肚子大,峪口小似勺子状得名‘勺峪’,后沿革为杓峪。有机耕路与南(麻)崔(家峪)公路相接。)

成立你好!你看的是不是这一段?

我查过史记了,沂水县唐朝时属莒州管辖,贞观八年废莒州改沂州管辖;明朝归入青州府莒州管辖(上面说得就是这一时期);清初改为莒州府管辖;雍正十二年改为沂州府管辖。这说明家谱上说的莒州就是现在的莒县。咱们祖上去莒州的那一枝就在现在的诸城、沂水、莒县交界处,现属于莒县境内的几个村庄(具体村名没有核实)。

你关于沂邑的解释可能正确的,因为淄博地区也叫淄邑。

是不是指一个区域?有请专家指教!


作者:鞠业强
发表时间:2007/6/25 9:46:01

      确如见世面所说:现在的召忽(刚并为石埠子镇,山东水泥集团在老召忽镇设立了生产点,那儿山多)位于安丘西南,沂水东北。但据记载安丘历史上从来也没叫过沂邑——“安丘市历史悠久,夏商时为斟寻国,西周属淳于国,春秋时分属杞、莒、纪三国,战国时大部属齐,少部属鲁国。公元前148年置安丘县。在历次改朝换代中安丘曾更名诛郅、牟山、辅唐、胶西等。公元971年改胶西仍为安丘,沿用至今。1994年1月18日安丘县改为安丘市。”

        一般行政区划的名字和所辖区的名山大川有关。沂山、沂水都在沂水县内,从历史资料看,沂邑也应该是指现在的沂水地区。因此有两种可能:

一:召忽另有其庄(但从现在召忽鞠氏聚居情况看,这种可能性极小)

二:先祖记述有误(若是口传记载,有这可能)

请见世面、ju山东、居庸关高见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7/6/25 16:01:53

业强分析的第二点有可能。

邑,过去将较小的城堡称为邑,主要指古代县以下的城市所在地。沂邑应该是带有沂字的城市名称或简称为沂的城堡。例如黄邑即指黄县县城。

    在黄县的一南一北有两处鞠姓先祖的早期定居地,一个是在城北偏东的距县城9公里左右的野极(今冶基)村,鞠姓先祖最早从汝南郡迁到东莱时就定居于此。另一个是在城南偏西距县城8公里左右在下观村位置上的北魏时期的“都乡石羊里”,此地后来叫鞠家庄,此庄元朝时尚存,何时消亡不得而知。

    见世面的祖上所说的“野鸡沟”就是指现在的冶基村,是否因叫“野鸡沟”不好听而用此名称。也有人说此地是春秋时期“莱子国”的冶铁基地因此而得名,对此我有疑义,古代有“冶铁基地”的用词吗?但民国时期的黄县志写成“野极”,所以我在《鞠》文中也采用这种写法。

    见世面的祖上“鞠氏三兄弟”和五代时从是野极迁到文登的鞠积公及其在登莱的后人一样,是鞠氏经过诸多磨难始终坚守在祖居地的为数不多的山东土著之一,所以对于研究鞠氏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具有特殊意义。

    全国的鞠姓都是从这两个地点派生。而城南鞠家庄又是从城北野极(今冶基)村分衍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冶基村是鞠姓先祖在东莱最原始的定居地。

    最近我已经把上述观点编辑到《鞠》文,请届时浏览。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9/3 10:28:18

见世面,家谱情况研究进展是否顺利?近期没来呀!

新会员安丘的鞠梁全说,他看到过家谱,关于“召忽鞠氏三兄弟”的,值得交流。


作者:juliangquan
发表时间:2007/9/3 12:49:21

ju山东你好!

       见世面说的迁出地,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家谱上记载不是很详细,长支的家谱理顺的据说比较清晰,咱们一支的家谱我们这里的包括诸城臧家庄的有一段不是很明晰,这需要我们这一支的把所有的家谱集中一下再理顺了。

我的QQ389325912

感谢见世面、居庸关、业强等诸位本家!望交流!


作者:juliangquan
发表时间:2007/9/3 13:26:44

  召忽自过去就分为东、西两召忽,过去人口少时两村相邻,现今人口增多两村已经连成一片了,但仍有东西召忽之分。我认为沂邑当为现今沂水,据记载召忽过去曾属于沂水,沂邑西南召忽是否可理解为现在的西召忽。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7/9/28 22:43:26

见世面说的登州府黄县野鸡沟就是我们村,现在的山东省龙口市冶基村。你的始祖文清、文锡、文周不知是你的上多少代,我的上二十代也范“文”字,我的始祖叫文亮,还有其他弟兄文财、文泰、文整、文礼、文进、文能,不知你的家谱中文清的上几代能否查到,如能查到请告知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7/9/28 23:06:19

    黄县冶基村为鞠姓的祖居地。黄县(现龙口市)是中国最古老的县治单位之一,秦始皇设郡县制时就设立了齐郡黄县。春秋时胶东半岛设立一方国,曰“莱国”,国都在龙口市,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567年为齐国所灭,《春秋》载:“齐侯灭莱”。后黄县属地设立东莱郡。唐时设立登州,明时登州升为府,黄县为登州府所辖。《姓苑》载“鞠氏出东莱。”上世纪五十年代,冶基村出土一墓志铭,为“大宋故广文助教鞠俨墓志”。<<文登县志>>载:“五代积迁居文登。”


作者:见世面
发表时间:2007/9/28 23:33:50

ju山东你好!家谱研究的很顺利。我把鞠氏族谱原序、世表、条例、都打印了。等有时间我给你传过去一起好好研究。这个家谱应该是很早以前写的,我看到家谱上写的毛笔字真是太漂亮了!

冶基人你好!很高兴你的到来!先回答你的问题:我们的始祖文清、文锡、文周在家谱上是一世祖,也就是家谱上的第一代。“juliangquan”是文清祖这一枝的。“ju山东”和我都是文周这一枝的。现在只有文锡这一枝的还没有联系上。

以下是鞠氏族谱原序的开始语:
闻之唯木有本唯水有源不求其本则木之发育溪自不详其源则水之缘流何从物有本何况人乎奥稽。我始祖原籍登州黄县野鸡沟人氏自元末明初避红军之乱兄弟三人逃于沂邑西南召忽庄厥后文青析居莒州立业于石埠集龙宿村,文锡文周立居召忽因葬焉至。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7/9/29 19:07:13

上世纪五十年代,冶基村出土一墓志铭,为“大宋故广文助教鞠俨墓志”

----------------------------

这位叫"冶基人"的本家,能否透露一下鞠俨墓志的内容,或者把这位大宋故广文助教鞠俨的情况更详细介绍一下。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7/9/29 23:14:40

  “原夫五运辟氤氲之气,三才分造化之基,物象著焉,人伦备矣,天覆地载,日月照临。夫人之处事也,有贤有愚,有贵贱,有荣辱,有盛衰,乃英杰也。用之则强国利民,舍之则隐鳞戢翼,生则继宫裳於明代,殁则刊贞珉於幽泉,以千载弥光,义隆自远,素风道业,作范后昆。公讳俨字敬威,受国子广文助教,其先帝喾之后也。祖不仕,公实天产英才,人尊秀异,晚步山之青白,旌安世之存亡,(西下加玥)子兴孙,根深固蒂。(好多字打不出。未完待续)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7/9/29 23:16:13

请问居庸关何方人士?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9/30 9:43:47

欢迎会员“冶基人”带来新的家族信息。

有些疑难古字可以尝试“全拼”法下查找,不同的输入方法,其汉字数据库是不一样的。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7/10/1 12:17:37

冶基人本家:

龙口的著名作家王玉珉先生曾经出过一本书叫《老黄县》,他在这本书中对鞠姓溯源进行了一些引证,他介绍说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当时的黄县诸由公社冶基大队在鞠家村南整地时,曾发掘出“齐兵部侍郎鞠严”的墓碑。而冶基人本家也介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冶基村出土一墓志铭,为“大宋故广文助教鞠俨墓志”。不知此鞠俨和彼鞠严是否为同一人还是两个人?哪个更准确些。另外你前面的介绍未完,请继续。

居庸关乃鞠姓本家,因为对家族史的探究好追根问底,所以利用一点时间对家族溯源写了点东西贴在网上,很不成熟望多提宝贵意见。

 


作者:鞠纬?
发表时间:2007/10/1 15:16:35

我是吉林省大安市的,祖籍山东省登洲府文登县,爷爷的爷爷兄弟三人闯关东,后来失散了,家谱在我们这,我们这支在现在的吉林农安落脚,到太爷爷这已经有鞠玉园子了,后来到我爷爷这又迁徙到吉林大安,家谱在太爷爷这辈在农安找不到了,爷爷是文字辈,父亲是万字辈,到我们这就没有了,父亲说我们的家谱是一首诗,我的QQ号是740970147,电话13478782356,寻亲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7/10/1 21:38:11

居庸关本家:

  是同一人,为“俨”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7/10/1 21:46:41

感谢ju山东本家

用全拼找到第一行的辟应为“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7/10/4 6:56:51

回居庸关本家: 是同一人,为“俨”

-----------------------------------------回答的非常肯定,看来冶基人先生对此有所经历,能告诉我出处吗?

    我得到的资料介绍说是“齐兵部侍郎”。在我国历史上能够称为齐的政权除春秋齐国外就是南北朝的南齐和北齐,因地域关系我断定为北齐,如果你讲的有出处的话可以依此为准,我将对《鞠姓起源分衍与迁徙》一文中的相关考证部分进行修改。我曾经说过,《鞠》文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杰作,她应该成为广大鞠姓族人的共同成果,因为正是通过大家提供的资料使之更加接近于真实!

    另外,志铭并未贴完请继续。谢谢!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7/10/6 10:47:43

庆誌后嗣,茂祉前从,乾祐三年二月十八日倾逝(即后汉刘智远,公元九佰伍拾年).夫人吴氏,与助教同邑人也,柔顺利贞,正家之道.清泰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先助教而终(国号后唐,公元九百三十四年).后娶王氏,与乾德四年六月内倾丧(大宋,公元九百六十六年).夫人吴氏生二男四女,长子随州军事判官,朝议郎,试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明德,神童颖晤,上第孝廉,初人任莱州莱阳县主薄.首栖仇览之鸾,未展士元之骥,天雄军节度使,南阳中令杜公,章奏请充节度推官.上允於是宾礼穆,幕府得人中令涉他事,降授衍州判事,及代变时迁,讼新革故,复除登州右席.(子右加戈)(御下示)推,荣归父母之乡.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7/10/6 21:47:03

    谢冶基人的登录。烦你打了很多字,甚是辛苦特此致谢!

    看来这篇墓志应该是官至“随州军事判官朝议郎试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的鞠俨公的长子为曾任京师国子监广文馆助教的父亲所作。但遗憾的是这位在“明德”年间(934年)就已“神童颖晤上第孝廉”(被推举为孝廉或考中举人)的鞠俨公的长子并没留下名字。后来“及代变时迁讼新革故......荣归父母之乡”,他回到了父母的故乡黄县或黄县冶基。

  鞠俨公应是明初“为避红军之乱”移居安丘召忽的鞠氏三兄弟和现代冶基鞠氏土著的直系先祖,其传续代数距今应在33代左右。我想冶基人对此应有明确的家谱记载。

    希望你能多上网聊聊,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弄清祖宗的传世脉络,弄清我们自己的出处是荫积子孙、积大公德的事情,想必大家是都愿意做的,哈哈!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11/6 10:27:26

我的族谱记录了一世祖文周公以来二十一世的高频率用字!注意,下列字没有严格的先后排序!供本地区鞠家人看看。

可,龙,珍,年,龄,华,士,廷,传,永,瑞,然,章,鸿,春,秋,元,光,大,魁,正,成,奉,清,海,池,川,会,建,泰,宗,福,孟.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11/6 10:32:57

又转来了“JULIANGQUAN”的帖子。

  祖兄弟三人相传原籍是登州府黄县,元末红巾贼作乱,迁避于莒之北乡龙宿村,同居一载,后逐各立门户,长公文锡徙安丘县南乡召忽里,次公文洲徙沂水县北乡,三公文清适安土重迁遂家于莒焉。

  文清娶臧氏生四子,女无考,葬龙宿村西南原新茔。

 

莒之北乡龙宿村即现诸城市臧家庄

 

我家自十一世祖有敬迁入安丘临浯鞠家庄,我们村由文锡公、文清公两支的后人组成,文锡公后人据称自五世迁入。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11/6 10:35:58

还有我的初步推论:

    山东潍坊、临沂、日照等地区的鞠氏祖先迁移路线已经非常清晰了“黄县鞠氏三兄弟”世代繁衍养育了这个地区的鞠氏子孙,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宗地--登州府


作者:ju山东
发表时间:2007/11/6 10:45:26

这个介绍也不错啊!

    “安丘鞠姓以召忽(现已划归石埠子镇)、石埠子人口最多,景芝、临浯亦有分布。均属三兄弟后人,召忽、石埠子大多为长支、三支后人,长支居多;临浯鞠姓长支、三支人口基本平衡;景芝所属不祥。其他安丘分布目前尚不清楚。安丘周边诸城、沂水次支居多,坊子鞠姓好像是次支,高密情况不是很了解。临朐次支也不少。”

                ----摘自“juliangquan”帖子

   这样集中一下,感觉很方便同族人全面、完整地了解情况。 

         


作者:鞠家伊女
发表时间:2007/11/18 9:49:57

鞠业强:

我老家就是召忽的,也听父亲说过,兄弟三人来召忽定居,哥仨后来分开定居,一留下,一到了诸城市臧家庄,一去了胶东.可惜没有找到家谱.

现在召忽和臧家庄鞠姓是旺族,而且见面要论辈分,以辈分称呼!

听说过这个故事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8/1/14 13:27:52

以下是鞠姓网友“冶基人”贴的鞠俨墓志:

原夫五运辟氤氲之气,三才分造化之基,物象著焉,人伦备矣,天覆地载,日月照临。夫人之处事也,有贤有愚,有贵贱,有荣辱,有盛衰,乃英杰也。用之则强国利民,舍之则隐鳞戢翼,生则继宫裳於明代,殁则刊贞珉於幽泉,以千载弥光,义隆自远,素风道业,作范后昆。公讳俨字敬威,受国子广文助教,其先帝喾之后也。祖不仕,公实天产英才,人尊秀异,晚步山之青白,旌安世之存亡,(西下加)子兴孙,根深固蒂。(好多字打不出。未完待续庆誌后嗣,茂祉前从,乾祐三年二月十八日倾逝(即后汉刘智远,公元九佰伍拾年).夫人吴氏,与助教同邑人也,柔顺利贞,正家之道.清泰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先助教而终(国号后唐,公元九百三十四年).后娶王氏,与乾德四年六月内倾丧(大宋,公元九百六十六年).夫人吴氏生二男四女,长子随州军事判官,朝议郎,试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明德,神童颖晤,上第孝廉,初人任莱州莱阳县主薄.首栖仇览之鸾,未展士元之骥,天雄军节度使,南阳中令杜公,章奏请充节度推官.上允於是宾礼穆,幕府得人中令涉他事,降授衍州判事,及代变时迁,讼新革故,复除登州右席.(子右加戈)(御下示)推,荣归父母之乡.各位本家不好意思!家父最近比较忙,我放了假继续上传墓志铭:远据名桑之地,采晃动芙蓉之帚,辉华来绮绣之筵,国经途长,行高明远.荆山瑞气,蓬岛仙才.次授团练推官,道合珪符,鉴之铜墨.次授随州军事判官,奉身以退,不事王侯,鸠杖怡神,渔乡得趣,理事柏殿,官绪历之.独步擅名,文词备矣.当府内外章奏,文字并是员外之作也.染疾乐天知命,不妄求医,寿期七十有四.太平兴国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告终.(宋太宗,公元九百八十三年)夫人同县,故琅琊上左长史之女,婺女纯精,绛河孕秀,克俭严下,如宾敬夫,女史之书,不可伦也.雍熙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寿终(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夫人生四男二女,章子传范曾修科业,下视明侪岂期促寿於天也早辞世.子曰熙甫,三传二举.次男朝散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江阴军事借绯.传式,传科登第,初任荣州威远县尉,比之南昌炳焕,北部("穀"字左下部换成"逐"去掉走之旁,现代汉语词典查无此字)严,次任("颖"字左下部换成"示")州司理威寨军节度使.钜鹿亶太传举奏当授光禄丞.夹转洪休昭彰九寺,莅临辇运,提点舟舡,寻迁密阁上寮.又典乌程景务,莱夷重德,胶左推贤.圣上拔擢智能,慎选良史,就除江阴知军事.次男传译不书,子曰铁牛,见修学,次男传则,御前三传擢第,初任处州白龙县主簿,兼令尉事,缙云杞梓,丽水瓖琪度地居民,移风易俗,见任单州团练推官,禅转隼(方右加舆),熊轼苛政,露晃褰帏,花幕辕门,瑞莲宾介,助教二孙,万里前程,扉测之来也.

——————————————————————

    这是在冶基发现的鞠俨墓志原文,墓主人鞠俨应是明初“为避红军之乱”移居安丘召忽的鞠氏三兄弟和现代冶基鞠氏土著的直系先祖,其传续代数距今应在33代左右。我想冶基人对此应有明确的家谱记载。但是这位贴文者“冶基人”在贴了这篇墓志后再未露面。

    这个墓志,请鞠平原在方便的时候给译一下发上来好吗!


作者:鞠智文
发表时间:2008/1/19 11:41:46

我在这儿说上两句。。我是庵上镇的。见世面。你们那家谱里有我们这枝吗?我们村离召忽不远。走干渠才8里路。召忽有个集1、6。石埠子是4、10。石埠子村姓鞠的也不少。我姨夫也是姓鞠的。QQ:412309428


作者:冶基人
发表时间:2008/1/23 23:49:55

各位本家不好意思!家父最近比较忙,我放了假继续上传墓志铭:

远据名桑之地,采晃动芙蓉之帚,辉华来绮绣之筵,国经途长,行高明远.荆山瑞气,蓬岛仙才.次授团练推官,道合珪符,鉴之铜墨.次授随州军事判官,奉身以退,不事王侯,鸠杖怡神,渔乡得趣,理事柏殿,官绪历之.独步擅名,文词备矣.当府内外章奏,文字并是员外之作也.染疾乐天知命,不妄求医,寿期七十有四.太平兴国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告终.(宋太宗,公元九百八十三年)夫人同县,故琅琊上左长史之女,婺女纯精,绛河孕秀,克俭严下,如宾敬夫,女史之书,不可伦也.雍熙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寿终(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夫人生四男二女,章子传范曾修科业,下视明侪岂期促寿於天也早辞世.子曰熙甫,三传二举.次男朝散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江阴军事借绯.传式,传科登第,初任荣州威远县尉,比之南昌炳焕,北部("穀"字左下部换成"逐"去掉走之旁,现代汉语词典查无此字)严,次任("颖"字左下部换成"示")州司理威寨军节度使.钜鹿亶太传举奏当授光禄丞.夹转洪休昭彰九寺,莅临辇运,提点舟舡,寻迁密阁上寮.又典乌程景务,莱夷重德,胶左推贤.圣上拔擢智能,慎选良史,就除江阴知军事.次男传译不书,子曰铁牛,见修学,次男传则,御前三传擢第,初任处州白龙县主簿,兼令尉事,缙云杞梓,丽水瓖琪度地居民,移风易俗,见任单州团练推官,禅转隼(方右加舆),熊轼苛政,露晃褰帏,花幕辕门,瑞莲宾介,助教二孙,万里前程,扉测之来也.


作者:居庸关
发表时间:2008/1/24 16:16:06

冶基人:

    已经看到,这是距今1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县和开封的鞠氏的一个官宦家庭的真实历史,对于研究鞠姓的发展很有意义。是否还有下文请速贴上,按理一定有落款也请贴上。

    另外你父亲和我通话时答应要给我寄的资料并未收到,请你转告并先行致谢!


作者:鞠老七
发表时间:2008/2/3 8:47:18

刚回老家得知:现在诸城臧家庄已改回原名---龙宿村


作者:鞠杰
发表时间:2008/2/8 18:55:27

能把家谱传上来吗   我想知道树字辈分后面的字辈是什么


作者:鞠智文
发表时间:2008/2/10 2:01:08

今天过年回家!问了一下老人!我们村咱们老鞠是从威海迁至召忽。又从召忽迁至召忽后河。又从召忽迁至老潘家庄(现在为南、北新村)!我听我爷爷说。召忽三位老爷子为鞠文西、鞠文周和鞠文友(名字为声)同居一载!再就是很遗憾支谱在60年的时候遗失!现在,把18世至23世辈份字发出:展、格、玉、坦、华、金!希望鞠海锋看到!!!联系我!!QQ为:412309428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8/30 6:31:4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