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http://www.jsjpw.com/bbs/Default.asp ) -- 家谱研究 ( http://www.jsjpw.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12 ) --- 请看“鞠”“曲”为何是一家! ( http://www.jsjp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78 ) 作者:居庸关 请看“鞠”“曲”为何是一家! 要弄清“鞠”“曲”为何是一家首先得究竟曲氏如何得姓。最近看到网上很多说法,都说:“据《风俗通》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代子孙便以地为姓,称曲姓。” 于是我通篇查阅了现代版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同时也查阅了《四库全书》的编辑者清代钱大昕等人的注释,又查阅了王利器为《风俗通》校注的器案。《四库全书》录入《风俗通》正文十卷,附加《风俗通 佚文》一卷(四篇),通篇没有查到“曲姓得姓于曲沃桓叔”的记载,只查到了“韩氏,韩之先出于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原,因以为氏”的韩氏得姓的说法。 《风俗通》全书三十六卷宋代已经部分失传(其中包括姓氏篇),明朝编辑《永乐大典》时根据有些书籍的记载进行了增补,清代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是根据明《永乐大典》编纂而成,莫非持这种说法的人看到了另一个版本的风俗通?况且据《辞海》解释:曲沃的简称为“沃”。
通过研究鞠姓起源我发现,曲氏的立姓时间最早是在东汉末期以后。上文说过,在东汉献帝的军谋校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有关姓氏一卷收录了近500个姓氏,其中没有查到曲姓,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有姓漏录,其二是尚未立姓。因这篇《通义》比较权威,属第二种原因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现代人探源姓氏总好追踪历史名人的脉络,曲姓最早在史籍上记载的人是曲珍,有曲姓宗祠四字联“金城望族 泉郡名宗”为证,这副名联的解释词说,上联指金城麴允,下联指酒泉曲珍(《北史 北齐》载:“珍字舍洛,西平酒泉人。武平初[公元570年]为豫州刺史,卒,赠太尉”)。因此曲姓最早的立姓时间应该在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这350年之间。
那么曲姓从何而来呢?我认为最起码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麴姓,历史上麴和麯同音同意,麯是麴字的变形,曲是麯字的简化,他的演化顺序是麴-麯-曲,上文转载的曲姓宗祠四字联完全可以证明这种演化过程。关于网上说的“明初大将鞠福禄在征战中殉国,其子孙被朱元璋封在云南某地为定远侯,后来因为得罪国舅(西宫之父)获罪满门抄斩,辖地县令欲相救便问:‘屈不屈?’,答道:‘曲’;于是便改鞠为曲”一段,我查阅了很多明代文献没有记载,也可能功夫没到,待以后继续查寻。
但却查到了麴姓来源于鞠姓的证据:据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 卷十》载“鞠麴同宗”。出处是西汉哀帝时(公元前5年),由于“瓠山立石”引发了“东平王刘云案件”,时任尚书令的鞠谭刚正不阿,上奏坚持发回重审,被汉哀帝判为“包庇”罪削职为民,鞠谭为了避难率其子鞠閟(读必音)逃到凉州西平(今西宁)改姓为麴。麴氏家族在以后的几百年里始终在凉州西平和金城(今兰州)一带沿湟水两岸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西州自古流传这样一段民彦说“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其权势和富贵可见一斑。
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麴氏家族出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如麴义、麴演(衍)、麴允等。隋炀帝时西域著名的高昌国王麴嘉就出自金城榆中,麴氏高昌国立国134年传承9代,最后被唐太宗的大将侯君集攻灭。麴嘉的第十世孙麴(麯)崇裕在武则天时代很有名望,被授予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
到唐代麴姓有一枝迁到吴兴,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秦中吟》赞名出吴兴的唐代望江县令麴信陵,其中有“西州传语望朱门”的名句,为当时的吴兴麴姓来源于凉州麴姓提供了有利的佐证。现在台湾仍有麴姓,而在大陆这种麴和麯的姓氏基本找不到了。
我想由鞠谭改姓为麴,麴又演化成曲应是民间盛传的“死鞠活曲”的重要来源。由于是躲灾或避难而不得已的隐姓埋名,所以这种传承大多都不见家谱记录,而是口传面命。诸位试想,不然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麯)氏家族集团哪里去了?当然,曲氏也有出自秦代御史曲宫的说法。 (注:为了表示对曲姓的尊重,以上观点请各位同宗不要转载,只是在自己的家谱网上看看罢了。) 作者:向洋 作者:鞠海峰 作者:向洋 作者:居庸关 实地考察是个很简单的事,但是实地考察的效果并不一定很好,有一位本家就到山东进行过实地考察,蹲了几天,询问了多位老者结果毫无所获。目前,我们正是应该利用网络的便捷条件,把我们所知道的事情在网络上记录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样一定会获得一个清晰的脉络。 有些朋友说,鞠姓为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家谱?在中国,无论是现代或古代,家谱能够相对完整一点的只有孔子嫡传的孔家(注意,只能是相对完整),这是历朝历代尊孔的结果。 过去常说“盛世修谱”,对于一个家族而言,就是出了大官使家族兴旺发达才能具备修谱的条件,就鞠姓家族各个分枝而言,有哪枝能具备永远兴旺发达的条件?江西“沧海一鼠”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鞠仲谋公,他的家谱也只能记录35代左右,我想这在当代的中国已经可以堪称经典了。 所以,利用家谱把鞠姓各枝串起来的想法至少目前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种想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通过血乳交融增进感情,加深友谊,相互帮助,共同促进。别的朋友都可以交,为什么不能结交一个鞠姓的朋友呢? 作者:janefwest 作者:曲见 作者:居庸关 曲见过年好! 谢谢你的参与。 看来活曲死鞠不是空穴来风。 同时欢迎你加入鞠氏家族网。
作者:鞠国福 我们都欢迎曲见加入,我们都是一家人。谢谢大家支持我们的家族网
作者:073851286127 作者:曲明建 我是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的我听村里的长辈说起,关于曲姓的来员,来于云南,后改为姓曲,我们村里的分支是以下各字按照辈分顺序 芝 李 本 卫 言 德 后边的我说不上来了,这是我们村现在活着的人所知道的,置于其它有待进一步去考证,与我们村其它的相关分支,一个是叫车门旷的村庄,一个是东北的瓦房店,别的好像就没了,如果同宗知道详细的叙述请告知本人电话13573703016 关于曲姓的来源叙述谢谢同宗人士 作者:鞠智文 赞成居老师的见解!!曲姓也不可能全是我们姓鞠的转化过去的!!我老婆家就是曲的!!也没他家里人说起过!和我们鞠姓有什么关系~! |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5/8/21 16:51:58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