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呼救电话
——喂~喂~是鞠老师诊所吗?
——这里是鞠老师诊所,你请讲。
——我的精神病发作了,请鞠老师快来救我!
——请问你现在哪里?你叫什么?
——我现在鞠老师诊所里。我叫鞠老师。
经典源于阐释 II:多版本解读那个呼救电话
医学版
打呼救电话的是鞠老师的一个病人。我们不能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来理解精神病世界的事件,事情真相是一个到鞠老师诊所就诊的病人打了那个电话。因为早于预约时间到达,这位病人在等待时去了诊所里的洗手间,当他/她看见镜中的自己时,便产生了这样的幻想:镜中的那个人是他/她自己,而他/她本人是鞠老师,他正在给镜中的自己做治疗。然而随着幻想的深入,他/她再也理不清他/她、镜中的影像和鞠老师三者之间的关系,错乱中打了那个呼救电话。
肥皂剧版
打呼救电话的是鞠老师本人。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鞠老师假冒求救的病人往自己诊所打电话,接电话的自然是在诊所之内、诊室之外正准备下班的卢秘书。接下来的情节是:卢秘书忍不住笑了,挂下电话,推开诊室的门,看见鞠老师正笑着坐在办公桌前……
——女秘书笑着说:“又不正经!我下班了,明天见。”然后关门走人。(职场肥皂剧,如《妙手仁心》)
——卢秘书冷冷地说:“无聊!”然后重重地关门走人。(冤家爱情剧,如《浪漫满屋》)
——卢秘书笑着说:“这位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走向鞠老师。(情色电影,如《色戒》)
文学批评版
打呼救电话的是鞠老师本人。鞠老师自己向自己诊所呼救,这里有几层寓意。一是过去曾强调的一个主题,作为精神病医师的鞠老师本身也有精神病。二是鞠老师向世界宣称自己是治疗精神病的专家,有着无比强大的治疗能力,这种“忽悠”做久了,他本人也开始坚信自己的确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坚信鞠老师可以治疗任何精神病,因此当他本人精神病发作,他的第一选择和其他精神病人一样——找鞠老师!三是一个反讽,即鞠老师坚信自己治疗能力强大的时候,正是他精神病发作的时候。
鞠了一.古月毛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