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文脉古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孕育了众多的文学名流,生活于五代后期北宋初年的鞠常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鞠常,字可久,宋代密州高密东乡陶哥庄(今姚哥庄)人,本名恒,因避宋真宗赵恒名讳,后人改曰常。生于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卒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史》有传。
据考证,高密鞠氏为汉代尚书令鞠谭的后裔,世为东莱著姓。早在唐代,鞠氏就居住在我市姚哥庄一带,为邑盛族。史称“明经神童,里选乡举,擢第从官,不可胜数”。鞠常祖父鞠直曾任登州黄县(今山东龙口)令,父鞠庆孙,官申州团练判官,有诗名。少时的鞠常,聪明好学,善做文章。后汉乾佑二年(948年)鞠常参加进士科考试,—举中第,时年才二十一岁,被推为探花先辈。这里说得探花是指探花使,唐朝五代时期,新科进士都要到杏园举行宴会,称”探花宴”。这时要选出两名少年俊秀的进士为探花使,令他们遍游长安名园,采摘各种名花点缀宴会。所以唐代诗人孟郊在其登第诗中咏道“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思天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鞠常登进士后,授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掌管经籍图书之事,下领著作局和司天监,以秘书监为其长官,校书郎则是其属官。后周时宰相范质知鞠常才名,荐为集贤校理,掌管图书编修国史。后出任郓州观察支使,伊阳、介休、魏县令。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宰相赵普擢鞠常为著作佐郎,史料记载,时任此官,惟鞠常与杨微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而已,“一时才名第望,辉耀缙绅”。不久鞠常出任清河令。开宝七年(974年)卒,年仅47岁。
鞠常富有才名,为宋初著名才子。据《宋史》记载,鞠常应举时,著《四时成岁赋》万余言,声震天下。又著《春兰赋》,颇存兴托。鞠常有二子,长子鞠仲谋,宋雍熙年间进士,有才干,历任御史、开封府判官、东京留守推官、陕西转运、兵部员外郎。北宋名将高密人王仲宝就曾得到过他的举荐。鞠常弟鞠愉,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进士,与兄齐名。
鞠常卒后,北宋著名文学家王禹称为其撰墓志铭,铭文多哀惋之辞,对鞠常“高才下位,含章遁世”深表叹息。据《宋史》记载,鞠常与鞠愉并有文集行世,鞠仲谋曾集其父文成二十卷,可惜这些著作今天都以亡佚了。(于敦宪 李金科)高密新闻网 2008-12-8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