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家谱研究≡家谱研究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9 | 点击数:2735       
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居庸关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625
经验:2052
金币:2052
注册:2006年12月1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高安一枝的鞠氏宋谱旧序应该是性復公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冬月为续谱所作之序,这是至今为止鞠氏家谱中最老的版本,因而最具研究价值和权威性。

    宋序说,性復公是鞠氏首迁江西石头岗之砥公的七世孙,“予不肖明入黉宫三十余载”,即性復公自称是南宋官办学堂的教师,教书已经三十多年,在教学时每每讲到先圣贤人用家谱教育子孙后代的事例都会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的家谱未续,大业未睛,未免诚惶诚恐,于是在南宋绍兴二十七年清明祭祖会饮中动念思源决定修谱。在修谱的准备过程中石头岗之砥公以下的世系清楚,而砥公以上无所稽考,只知道原籍在山东莱州府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为了探究水源木本使修谱圆满成功,性復公决定亲自到原籍寻根,于是拔山涉水经过一个月的行程抵达。经过庄严肃穆的跪拜仪式之后请出家谱“始知我鞠氏历代源流逮唐沂公宦居高密,至宋端拱迁我石头岗。故景公沂为世派之祖本始根源历历可数”。而沧海在所发的“鞠氏历代名人”中注明鞠景沂公为山东节度使。连系起来可理解为我鞠氏历代源流都从鞠景沂公任唐朝的山东节度使而宦居山东莱州府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算起。这段结论非常重要。

    据此,鞠氏在今山东在不同时期已经有了四个居住地。1、西晋的鞠羡祖孙居掖县,2、北魏的鞠璋祖孙居黄县都乡石羊里,3、唐代晚期的鞠玉闰即鞠仲谋祖上居莱州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4、五代的鞠俨祖孙居登州黄县和孝乡扈顺里西野基村。以上居住地名称都是当时的历史名称。

    羡公祖孙和璋公祖孙是否已上到家谱总世系?我认为,以上四枝鞠姓的关系只要查到总谱世系就一定会清楚的,请沧海在可能的情况下查一下。

.  另外,在贴出的“鞠氏历代名人”中宋太子左赞善鞠传式公这一官职在我掌握的资料中是朝散郎右赞善大夫江阴知军事借绯鞠传式。将来在作“族谱十一修”时更正。

 

2008/2/18 16:03:36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仓海一鼠
 



角色:版主
等级:侍郎
发帖:578
经验:1864
金币:1864
注册:2006年12月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出于兴趣,我对家谱家史略知一二,而对更多的史料知识还有赖于庸关先生多多点拨;

出于责任,我一定为搜集提供家谱资料尽一份绵薄之力.




鞠定开--------原籍江西,定字辈
2008/2/19 9:45:19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莱州之名始于隋朝,582年改光州为莱州,为莱州地名之始。
    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平(度)、胶二州和掖、潍、昌(邑)、高 (密)、即(墨)五县。清因之。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08/2/20 10:07:04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居庸关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625
经验:2052
金币:2052
注册:2006年12月1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我认为鞠氏在五代以前这一时期最少应该有两大枝,即高密枝与野基枝。

请ju山东本家考证一下高密故城的情况,我认为莱州府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不是现在的高密城,有的地图标注高密故城在潍河右侧,这个位置是否是宋代高密。能否考证一下“山东节度使”的任职驻地同高密故城的关系。

共同探讨。

2008/2/20 18:27:49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1、关于高密县:秦为高密县。汉初,属齐国。文帝十六年,分齐地置胶西国。宣帝本始初,更为高密国,皆治高密县。后汉建武中,封邓禹为侯邑,改属北海国。晋属城阳郡,惠帝复置高密郡。刘宋仍属高密郡。后魏因之。隋属密州,大业末废。唐复置,仍属密州。宋因之。元属胶州。

    推断:A、历史上的区域大于现在,今昌邑南部、诸城北部以及平度和胶州西部均有辖属;B、大部分在今潍河以东(右侧);C、唐代密州治所诸城,辖诸城、高密、辅唐、莒县四县。

2、关于高阳城:据《莱州府志》载:高阳城,高密西北三十里,汉置县,成帝封淮阳王孙并为高阳侯,即此。《高阳志》记载:大业末废。该城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今昌邑市丈岭镇高阳村座落其上,在该地发现汉代的砖瓦残片。

    另有:高阳侯墓:位于今昌邑市丈岭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中,群众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据道光三年《高阳志》载:汉成帝封淮阳王孙并为侯,即此。”“淮阳王孙冢、村西南二里。乾隆五年《莱州府志》亦有同样记载。此冢即高阳侯孙并之墓。
       推断:高密县北确有高阳城,今昌邑市南部的丈岭镇高阳村所在。

3、关于高密城:县本治此。汉三年,齐田横烹郦生,走高密。明年,韩信破齐军,至临淄,齐王广亦走高密。文帝封齐悼惠王子为胶西王,都高密,是也。后汉仍为高密县。又谓之城阴城,《郑玄碑》:城阴,即高密也。隋末废。唐武德三年,于今县西北一里故义城堡置高密县。六年,移治于故夷安城,即今县也。夷安城,《通典》曰:今县外城也。应劭曰:古莱夷维邑。晏平仲,夷维人也。汉置夷安县,属高密国。后汉属北海国,邓禹少子封夷安侯。即此。晋属城阳郡,惠帝时复属高密郡。刘宋、后魏因之。后齐废。唐为高密县治

    推断:高密县治所而已。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08/2/21 14:02:25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居庸关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625
经验:2052
金币:2052
注册:2006年12月1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6

很全,我查下。

看来古代高阳城应是今昌邑市塔尔堡镇高阳村,此地宋代归高密管辖。

2008/2/23 20:21:29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7

关于昌邑乡镇近期变化:(部分转帖)

 

   2001年,昌邑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李家埠镇划归奎聚街道,青乡镇划归柳疃镇,南逄乡划归都昌街道,下营镇和东冢乡划归夏店乡,仓街镇划归围子镇,流河乡划归石埠镇,归塔耳堡镇划丈岭镇。
  截至20021231日,全市总面积181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11个镇、2个乡,81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68.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4万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812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办事处),818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67.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万人。
  2006年,昌邑市辖2个街道、11个镇、2个乡:奎聚街道、都昌街道、柳疃镇、龙池镇、夏店镇、卜庄镇、围子镇、宋庄镇、石埠镇、饮马镇、北孟镇、岞山镇、丈岭镇、双台乡、太保庄乡。
  2007年,昌邑市将2个街道、11个镇、2个乡调整为2个街道、6个镇、1个乡:撤销双台乡,并入都昌街道;撤销夏店镇,并入卜庄镇;撤销宋庄镇,并入围子镇;撤销石埠镇、岞山镇,并入饮马镇;撤销丈岭镇,将原丈岭镇的40个村(即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前原丈岭镇辖区)与太保庄乡合并设立太保庄镇,将原丈岭镇的45个村(即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前原塔耳堡镇辖区)并入北孟镇。
  2007年,将太保庄镇(连同峡山及峡山水库)划归潍坊市坊子区。

   

    推论:1、根据区域分析,2007年撤销丈岭镇后,昌邑最南面的高阳东、西村(历史的高阳城)应该归属于太保庄镇,这个镇变成了最南部的镇,胶济铁路南部为主。

       

       2、北孟镇还在太保庄镇之北,济青高速路附近。

      

       3、塔耳堡镇在2001年撤并取消了。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08/2/24 22:25:03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8

隋朝----清朝间的山东政区沿革:(摘录转帖)希望有帮助,供老师参考!

A、隋唐宋金时期的山东政区                                                                                  

隋朝(公元81--618年)。隋文帝对州县加以并改,使流行了很长时间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又废州改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大业年间,全国设190郡,1255个县,山东地区分属于15郡,即:东莱郡(治掖县)、高密郡(治诸城)、北海郡(治青州城)、齐郡(治历城)、济北郡(治卢县,今茌平西南)、鲁郡(治瑕丘)、琅琊郡(治临沂)、彭城郡(治彭城,今徐州)、东平郡(治郓城)、济阴郡(治左城,今定陶县西)、东郡(治白马,今河南滑县)、渤海郡(治阳信)、平原郡(治安德,今陵县城)、清河郡(治清河)、武阳郡(治贵乡,今河北馆陶县境内),共166县。

      唐代(公元618--907年)初,沿用前朝制度,到了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去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整治地方行政区划,对州县大加并省,还以山川形势和自然地理,把全国分成十道,道不设长官,随时派员进行巡视。道之下设州,州辖县。到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国共设10道,358州,41个都督府,1551个县。山东地域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河南道面积较大,设在山东的州有登州(治蓬莱)、莱州(治掖县)、密州(治诸城)、青州(治益都)、淄州(治淄川)、齐州(治历城)、济州(治卢县,今茌平境内)、郓州(治郓城,后迁须昌,今东平县境内)、曹州(治左城,今定陶县内)兖州(治瑕丘)、沂州(治临沂)。河北道设在山东的有棣州(治厌次,今惠民县东南)、德州(治安德,今陵县)、博州(治聊城)。另有部分地区属于泗州、徐州、宋州、濮州、魏州、贝州、沧州。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已经形成,全国节镇总数达50多个,其中驻地在山东境内的有淄青节度使(驻青州)、兖海节度使(又称泰宁军,驻兖州)、郓曹濮节度使(驻郓州,今东平县西北)。其他地区分属徐泗节度使、魏博节度使、沧景节度使。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山东先后属于梁、唐、晋、汉周政权,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唐代。

  北宋(公元960--1127年)初期,基本仿照唐制,全国分为13道。淳化四年(993年)十月又并为10道。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全国被分成15路,后又有所调整,到徽宗时,全国已设26路,路之下设府、州及带县的军、监,府、州、军、监下设县及不带县的军、监,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府(州、军、监)、县(军、监)三级制。今山东地区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东路的一部。京东东路(治青州)所辖山东境内的有济南府(齐州升,治历城)和青(治益都)、密(治诸城)、沂(治临沂)、登(治蓬莱)、莱(治掖县)、淄(治淄川)、潍(治北海,今潍城)7州;京东西路(治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所辖山东境内的有袭庆(兖州升,治瑕县,今兖州)、兴仁(曹州升,治佐城,今定陶西)、东平(郓州升,治郓州,今东平县州城镇)3府和济(治巨野)、单(治单父,,今单县)、濮(治鄄城)3州及广济军(驻定陶);山东北部地区,分属于河北东路的滨州(治渤海,今滨州市滨城镇北)、棣州(治厌次,今惠民县城)、德州(治安德)、博州(治聊城)及大名府、开德府、沧州、恩州、永静军等。全省设18个州府、1军和90个县。

    金代(公元1115--1234年)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北宋,金国辖区分为19路,在往下分府、州、县,并改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山东这个古老的地理区域作为行政区划名称。

B、元明清时期的山东政区                              
  金末,为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和镇压山东各地农民起义,金朝统治者命尚书户部侍郎梁镗行六部尚书事于山东,从此有了“山东行省”的名称。后又设立“东平行省”,为行省制度的开端。

     
元代(公元1271--1368年),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沿袭了行省制度,先后在山东地区设立了东平行省、济南行省、山东淮南楚州行省、益都行省、山东行省等。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四级地方行政制度。当时山东和河北、山西、内蒙等地作为元朝的“腹里”地区,是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故山东地区没有设立行省,而是直接设路和直隶州。今山东地区设有东平(驻须城,今东平)、东昌(驻聊城)、济宁(驻巨野)、益都(驻益都)、济南(驻历城)、般阳(驻淄川)、等6路,辖曹、濮、德、高昌、泰安、恩、冠、宁海、棣、莱、滨、峄、沂、滕、莒、密、登、胶、潍、博兴、兖、单、济、陵等24州,共辖103县。由于中书省区域太大,因管理之需,在路之上又设立了肃政廉访司和宣慰司作为监察区域。山东地区分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驻益都)、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驻济南)及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的一部分。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以分领天下州府县;同时废路,省以下设府和直隶州,再下设散州和县,为地方三级行政体制,当时除南、北二京直隶中央外,全国各地分设13个布政使司,山东为其中之一,治济南府,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山东布政使司下辖61589县,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这6府是:济南、东昌、兖州、青州、登州、莱州。此外,河间府、大名府的部分县也在今山东境内。
  明朝地方基本上是三权分立的,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都指挥使司主管军队;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刑法,下设按察分司(又称道),山东境内设3道以统个府、州、县。山东都指挥使司统领境内个卫所驻军,先是组织抗倭和沿海地区的防卫工作,以后随着屯防制度的破坏,逐步兼理民事,变为地方一级政区。明代在山东地区共设有910所,分别是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任城卫、平山卫和雄崖所、夏河寨前所、浮山前所、王徐寨前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金山左所、海阳所、奇山所。
  清代(公元1636--1911年),统治者将地方一级政区一律该称为省。除沿用明代13省外,又新置5省,共18省。光绪时,又增至23省。省行政长官称为巡抚,有些省还设总督。总督有兼管数省者,也有只管一省者。巡抚主管一省民政;总督则主管军政,但也对民政有督导权。省下设府、直隶州、直隶厅,府州之下设县与散州、散厅,形成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清末,山东省下设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等10个府,临清、济宁、胶州等三个直隶州,共104个散县(含8个散州)。省治驻济南,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全境。清政府还为了监察地方,还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域,道设在省与府之间,山东有三道,即济东泰武临道、兖沂曹济道、登莱青道。另外,直隶的庆云县、宁津县、东明县也属于今山东。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08/2/24 22:35:38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居庸关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625
经验:2052
金币:2052
注册:2006年12月1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9

    ju山东本家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查的很详细也很有参考价值,谢谢。

    我之所以对这段比较感兴趣是因为看到了“鞠氏宗谱的宋谱序言”中的这句话“始知我鞠氏历代源流逮唐沂公宦居高密,至宋端拱迁我石头岗。故景公沂为世派之祖本始根源历历可数”和沧海本家景沂公为“山东节度使”的帖子。从上述记载判断,唐代应该没有山东的称谓,因此似乎又是后人修谱时加进了个人因素或者没能照抄原序造成的。我推测这位祖宗应该是一位军官,但不一定是节度使级的官员,因为距离居住地高阳城比较近的节度使置只有驻青州的淄青节度使,唐代的节度使官品较高,凡是担任过这一职务的史志上都应该有记载。或者可能是节度使幕府中的一位较高的参谋人员,或者其任职地就在高阳城,因此确定高阳城的位置和历史作用很重要。

2008/2/25 8:27:39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关于“宋谱旧序”同沧海商榷:
juhongwei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侍郎
发帖:331
经验:1056
金币:708
注册:2008年4月13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0

够专业!




鞠洪苇/祥和安康!
2008/7/8 18:55:09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4/11/1 8:08:05
Processed in 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