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平阳府志》记载:“位于洪洞县城西北隅的古广济寺遗址,在明洪武、永乐年间,朝廷曾先后八次将山西移民在此集中,并办理移民手续,发给川资凭照,迁往各地”。有关山西8次移民,根据文献记载,以年号为序择录如下:
第一次,“洪武九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
第二次,“洪武二十一年,徙(山西)泽、潞民无田者垦河南、北田。”(《明史.太祖本纪》)。
第三次,“洪武二十二年,太祖以河南、山东临清、东昌(聊城)诸处宜桑枣,民少而贵地利,山西民众地狭,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谕其民愿徙者验丁分田。”(《明史.食货志》)。
第四次,“洪武三十五年,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京”。
第五次,“永乐二年七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
第六次,“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明史.成祖本纪》)。
第七次,“永乐五年,命户部徙山西平阳、泽、潞,山东登、莱等五千户隶上林苑监。”(《明太祖实录》)。
第八次,“永乐十四年,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于保安州”。《明史.太祖本纪》还载“洪武二十五年,徙山东登、莱二州贫民五千六百三十五户于东昌。二十八年又徙登、莱二州无田者于东昌”(今聊城)。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