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洋,
这份族谱我早已看到。是在鞠氏王朝上由鞠世清委托一位叫“发哥”转贴的,遗憾的是据讲鞠世清发给发哥家谱300多页,可是发哥只发了80页,不知你是否也是在那里看到的。
通过阅读这篇家谱得知,此谱被尊为一世祖的鞠景祥公生于晚唐五代的开平元年(907年),卒于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享年56岁。家谱说鞠景祥公由原籍江西洪州铁柱观高洪殿前迁到平江大洲继迁巴陵凡家坳接着又迁到柘田顿烂柴湾。历经二十一代后,长子长孙鞠乡瑶由岳阳(巴陵)东陵柘田迁到临湘桃林骆坪鞠家,其弟鞠乡璠鞠乡璋过长江迁到(湖北)监利荆河脑流水口鞠家岭,之后又有迁到湖北麻阳,至今已传四十多世。
通过阅读这份家谱再对照高安蓝坊鞠氏族谱使我对这支的迁徙时间产生一点疑问:
江西洪州铁柱观高洪殿,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古称洪州)西山万寿宫,是晋武帝为纪念道教名家许逊所建,是江南著名的道教寺院,铁柱观高洪殿在新建石岗镇以北二十里左右,而且家谱记载说这支出自石岗鞠砥之后。
该家谱又记载,这支的迁徙是由一世祖景祥公由原籍江西洪州铁柱观高洪殿前迁到平江大洲继迁巴陵凡家坳的,也就是说迁徙的实施者是一世祖鞠景祥,迁徙时间应在907年~962年之间,最有可能是在950年左右进行的迁徙。
可是鞠砥公在石岗筑石施址的时间是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出自鞠砥又怎么可能在鞠砥到来之前就迁走了呢?
分析一下有几种原因,一是在鞠砥建石岗之前就有鞠氏在距石岗不远的铁柱观高洪殿居住,也就是说鞠砥不是从山东始迁江西的第一人,鞠砥在石岗筑石施址极有可能是投奔这里原有的鞠氏。二是家谱记载有误,也就是说鞠景祥不是从高洪殿迁巴陵的亲身实施者。究竟是下几代无从考证,从80字行辈歌来看不会超出“芳远”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