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献沃土诗笔书人生
-----记泰兴农业局局长鞠章网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以这句诗来理解鞠章网是很贴切的,他曾经做过和正在做着事情就是对这句诗的生动诠释,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土地上刻写人生的价值,他将全部的心和力献给土地上的人民。
鞠章网是国内知名的农业专家,他的青少年时光,是在田间度过的,露珠的晶莹,草叶的青翠,泥土的芬芳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使他和农业结下了深厚的情缘。1973年,他进入淮阴农校培训班学习,毕业后在泰兴县南新公社农技站任副站长;1975年他进入江苏农学院农学系学习,1978年留校从事玉米研究,任技术员,之后一直孜孜以求,潜心研究,长期在科研园地积极勤勉地探索。工作中,他时刻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这也成为他事业追求不竭的动力源泉。执著于科研,他在大地上留下了一行行奋斗的足迹,天道酬勤,他多年的汗水也浇灌出了丰硕的成果:他对玉米的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已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有数十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其中在玉米生物学规律的研究中“多项内容创新”,被全国专家评定为“玉米栽培应用基础理论的一大发展”。他还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40多项,成为科研队伍的骨干和中坚。1985年鞠章网被评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天降大任于斯人,2003年,他光荣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便积极参政议政,三年来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代表建议30多项,其中连续三年提出《将银杏树作为国树》的议案。鞠章网在银杏树下长大,对银杏树有着深情厚意,对银杏的价值和意义也有着比别人更多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国树可以体现国家精神,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树,我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至今还没确定国树,这个问题急于提上日程。于是他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新春佳节,也没顾不上休息,对议案进行反复修改,多方论证。他的建议得到泰兴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议案递交后引起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认为该建议“内容完整具体,理由也充分,是对评选国树工作的有力支持和促进”。2004年该议案共有112名代表联名,成为本次大会联名最多的议案。在2005年9月中国林学会举行的国树评选公众投票活动中,有近99%的公众推选银杏作为我国国树。鞠章网也因此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
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把科研工作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的作风也带到了行政工作中。勤政务实,为民谋利是他的不倦追求。通过研究食物消费结构,科学制定粮食生产规划,他撰写了《食用农产品消耗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农产品消耗量与生产量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征的新理论,很有前瞻性。他找出了粮食安全问题的症结,并提出破解措施,对政府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文被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刊登在《中国农村研究》上。他既有宏观的理论成果,又有具体的实践指导。1996年担任农业局长后,他极力推进泰兴银杏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中泰兴新栽银杏树130多万株,发展大田成片银杏林12万多亩,农民增收受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果农能获得较好收益,他积极采取措施,率领白果深加工企业及白果经纪人,分别在上海、北京举办泰兴白果推介会,会上他亲自演示宣传泰兴白果的食疗滋补功能及食用方法,成效显著,开拓了白果的国内市场。如今泰兴银杏产品供销两旺。鞠章网身兼数职,除了行政工作和科研外,他还是南京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农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带着3名研究生。尽管公务繁忙,但他的工作总是有条不紊。现在他准备在泰兴建立一个农业文化协会,目的是让所有的文化人为农业经济做点事,并通过文化的形式促进农民接受一些先进的制度、观念等。
作为一个玉米专家,鞠章网治学严谨,成果丰硕;作为农业局局长,他有远见卓识,惠及一方;作为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又颇有生活情趣,带着文人的儒雅气质,是个性情中人。他说,“都知道我是研究玉米栽培的,其实,当初我的梦想是想当个田园诗人。”早年他就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悠悠诗意浸润在血液中。他先后当过村里的文艺宣传员、农技员,后来,上了农业大学,致力于农学科研,但长久以来他对诗文都是一往情深,也一直笔耕不辍,他随时随地都能捕捉生活中的灵感,抒写个人的情怀。如今他写的诗已有近百首之多,现在他正准备出版自己的诗集。他的诗中不少诗与农业有关,在一首描写玉米的诗中,他深挚地表达了自己对玉米科研的执着之情“玉米姿多娇,久恋情难消。……一生无二意,携尔同到老……”这也是他一生的诗意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