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江行

11月12日12时30分,我们在施秉县城安琴大酒店用中餐,16时到达西江千户苗寨门口,进寨门口的时候,西江苗民在门口列队歌舞、敬酒迎客,16时16分进入西江千户苗寨大街,16时30分入住如家苗楼,苗家姑娘在楼口敬酒迎客,还送了平安鸡蛋。17时观看西江千户苗寨牯藏节歌舞。晚上就餐的时候,我们吃的是长桌宴,苗家姑娘来给客人每人敬酒两盅,芦笙吹奏相伴。

牯藏节又称鼓社节、拉鼓节、祭鼓节,是苗族地区盛大的传统祭祀节日。牯藏,译成汉语,又有写作“鼓藏”或“祭鼓”的。各地节日周期不尽相同,有3年、5年、7年、9年、11年、13年举行一次的,也有30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在农历九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西江千户苗寨,每13年过一次牯藏节。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据统计,在清朝咸丰年间(1729年)西江千户苗寨有600多户,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1040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户,1997年为1115户。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为1288户,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除了吊脚楼,还有风雨桥。西江由于寨子占地面积大,在河上有很多座风雨桥。连接大寨和西江中学的弓形水泥桥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更具特色。

11月13日上午8时50分,我们参观西江千户苗寨博物馆;9时50分参观西江千户苗寨苗王家,在苗王家拍照留影,苗王在鼓藏堂给我们作了简单介绍。

西江现在的鼓藏头是西江小学的教师唐守成。我在他家客厅 的“美人靠”拍照留影。

鼓藏头,又称“苗王”。 鼓藏头的家,在山顶上最高的位置。在古代,西江处于化外之地,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自然领袖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
“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每个自然地方下辖若干相互有密切联系的村寨,“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 “族老”则是某一家族的领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重、学识丰富的人担任,主要负责民间纠纷的调解、裁断;“榔头”主要负责刑罚,维持地方治安;“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鼓藏头和活路头是世袭的,而其他自然领袖一般是群众选举出来的。
“议榔”即议会,是苗族社会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由方老、寨老、榔头等组织的群众议事会,以对内部的各种重要纠纷和外敌入侵进行商议、决断。议榔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如果社会安定,无争无议,也可两、三年举行一次,遇外敌来犯时则临时召开。西江的议榔一般是分头在各寨子的风景林中举行。
现今,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负责祭祀和生产的鼓藏头与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苗族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相信祖先的灵魂会保佑在子孙身边。认为老人去世后会有三个灵魂,一个灵魂随身躯的埋葬安居在坟墓里面,一个灵魂在自己家里的神龛上,保佑着子孙,还有一个灵魂要藏在每一只宗族共有的铜鼓中。这面铜鼓就藏有这个宗族家家户户已过世老人的灵魂,“鼓藏”也因此而得。这面铜鼓只有到了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才能把它请出来,在过鼓藏节的时候会有一个人专门来负责,这个人就是专门管节日和祭祀的鼓藏头。
鼓藏节,是苗族分地域的祭祀活动,也就是说不同的寨子会有不同的鼓藏头,而鼓藏头是世袭的。西江的鼓藏头是由西江羊排村唐姓家族的人来世袭的,而且鼓藏头的世袭和以前的皇帝的世袭不同,在以前皇帝的世袭是传长不传幼,而西江鼓藏头的世袭是传幼不传长。
西江现在的鼓藏头是西江小学的教师唐守成,生于1953年,他的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辞世,那时他28岁,自此他就按西江苗族的古规继承父业当上了西江的鼓藏头。但是,唐守成并不是最小的儿子,由于他的弟弟年纪太小,无法担当得起苗王这一重担,所以苗王的日常工作就由守成主持。其日常工作主要是带领苗民们开展各种苗族传统节日活动,并组织联防队﹑治安队等维持活动秩序,保护村民和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唐守成在做鼓藏头之前,在凯里的师范学校毕业,在城市中当老师。后来他的父亲辞世,寨子的头领便按照惯例请他接替鼓藏头的位子,他也就从外市转到西江小学。
鼓藏头,在西江的影响很大,在鼓藏节,他家还没有杀猪,其它任何一家都不敢杀,他不到芦笙场上吹上曲,任何人都不敢到那里去吹芦笙,祭祀活动他不到场就不能开祭,他不发话,任何民俗活动都不能作数。在一些寨中事务会议,他不在场,很多决定可能不能确定。唐守成一边教书,一边处理寨子里一些公共事务。
在西江从事农业生产用当地的话说叫做“干活路”,所以“活路头”就是一个在西江千户苗寨专门负责管理农业生产的头人,一直由羊排寨的蒋氏家族世袭至今,现在的活路头叫做蒋翁里。主要职责是确定西江苗寨各个农活时节的开始时期,特别是开秧门的确定。开秧门这天,先由活路头到西江苗寨的公田去栽第一棵秧苗,西江苗寨的其他农户才能开始在自家的水田里栽插秧苗。家家户户都要蒸上黑糯米饭、煮上腊肉热热闹闹的过一天,且这一天必须让牛在家休息,还要喂牛的黑糯米饭。随着时代的变迁,活路头的权威已逐渐丧失,但丑日这一天吃黑糯米饭仍保留了下来。

上午11时,我们在如家苗楼吃中餐,饭后开始归程。晚上19时30分,平安回到新宁县城,结束了为期三天的旅程。

[此帖子已被 ju329 在 2011-11-17 15:14:40 编辑过]
人生旅途\珍惜万千\开开心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