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抢救性发掘八里张家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鞠氏杂谈≡鞠姓杂谈山东威海抢救性发掘八里张家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2 | 点击数:2312       
山东威海抢救性发掘八里张家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威海抢救性发掘八里张家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

发布日期:2009-12-15  (来源:山东文博网)

20091028126,由威海市、文登市两级文物部门联合组队,对因八里张家村整体搬迁而无法继续保护的文登八里张家石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在工程部门的协助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清理元明时期墓葬62座,出土并采集了一批元明时期的瓷器和铜钱、锡器、铁块、刻字砖、刻字石铭等一批实物资料。日前,四十多块精美石刻以及三座石墓的全部构件已安全运抵文登市博物馆收藏。

     八里张家石墓群位于文登市环山办事处八里张家村北500的豹山前坡,是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录的文物点。当时墓地范围东西长约200、南北宽约300,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如今只剩下夹在建筑工地之间的一块东西长不足40、南北宽约50的区域。

     62座墓葬按墓室结构可分石室墓、石板墓、土坑墓三大类,石室墓为主,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其中一种地面有塔形建筑的石室墓最有特点;石板墓为小型墓,土坑墓只有一座。

除了小型石板墓,绝大多数墓室结构保存完好。一般先挖墓圹(前方留有墓道),然后紧贴墓圹底部向上砌筑三至五层内面加工平整的石块,底层基本直立,从第二层开始逐步内收,在当时的地面形成顶部为长方形或方形的墓口,再用一块内面加工平整的石块盖顶;内部各面、各层之间的接缝处以一种粘度较高的白石灰抹缝密封。地面以上,或修筑墓塔,或在墓圹稍微向外的地方用石块围起墓域范围,里面堆土形成封土;部分规模较大的石室墓封土顶部也堆满石块。

      墓门由石板、石块或砖瓦封堵,墓门槛由专门的石板或借墓室南壁底部的石础充任;绝大多数墓门面向东南或西南,仅有一例向东;墓室内底部多呈长方形或字梯形,北半部用砖(或瓦)铺棺床,其西部有一、两块砖(或瓦)做枕;墓室东南角竖放一、两块砖做灯台,上置灯盏(或以碗碟、釉瓶残底代替);部分塔墓还有高柄杯等其它随葬品。在葬俗方面,石室墓属于二次迁葬,大型石室墓和土坑墓为一次葬,部分小型石板墓则为火葬。二次迁葬有单人葬或多人葬,一般只有头骨和四肢骨,头向西;一次葬则头向北,由于进水,部分骨骼发生漂移,为判断葬俗葬式增加了难度。

     随葬品较少,但出土了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高柄杯、釉瓶、灯盏、碗碟等瓷器,其中龙泉窑比重较大,北方窑系的淄博窑次之。

     此外,部分石室墓有石刻装饰,以莲花等花卉为主;塔墓外立面都有富有时代特点的雕刻,为人们了解这一时期胶东地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等情况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资料。

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及出土器物判断,文登八里张家石墓群是一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清代以后,成为鞠姓后人祭拜先祖的祖茔,失去了埋葬的实际功能。

发掘现场局部(西南部)

出土龙泉窑高柄杯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10/5/5 15:12:28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山东威海抢救性发掘八里张家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威海:环山办八里张家石墓群考古发掘成果重大

更新时间:2009-12-17

文登网讯(记者 张新青)近日,文登市文物考古工作又获重大突破,环山街道办事处八里张家元代石墓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顺利结束,共清理墓葬62座,出土文物百余件,石刻37件,是文登市继2007年崮头集石墓群考古发掘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也是文登乃至胶东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石墓考古发掘。
  为配合环山办八里张家村旧村改造项目,经山东省文物局同意,威海、文登两级文物管理部门联合组队,于104127,对八里张家石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共清理元明时期墓葬62座,其中40座保存完整,22座墓室被扰乱。出土器物有瓷器、陶器、钱币、石器和精美石刻等,墓葬形制具有典型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专家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及出土器物分析,八里张家石墓群属元明时期的宗族墓地。
  据介绍,已清理发掘的62座墓葬可分为石室墓和土坑墓两大类。其中石室墓61座,土坑墓1座。除了小型石板墓,绝大多数墓室结构保存完好。此次发掘出土了一批完整的生活器物,如具有时代特点的高柄杯、釉瓶、灯盏、碗碟等瓷器,其中龙泉窑比重较大,北方窑系的淄博窑次之。另外还出土了一批砖、瓦等标本和精美的石刻等,这些石刻装饰以莲花等花卉为主。这些石刻和器物的出土,为人们了解元、明时期胶东地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等情况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资料。
  对古墓群的族属问题,专家们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据八里张家村的老人介绍,解放前这里有看茔地的村民,该地原属文城西楼村,西楼村以鞠姓居多。在发掘过程中,墓群南部出土了一块刻有鞠讳铭文的石刻,专家认为可能是该墓的墓碑。结合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的时代特征,专家推测八里张家石墓群是一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清代以后,成为鞠姓后人祭拜先祖的祖茔,失去了埋葬的实际功能。
  八里张家石墓群考古发掘是文登文物考古工作又一重大突破。据了解,2007年,文登市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崮头集石墓群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此前,威海地区的考古发掘较少,除了1979年和1983年对小管遗址、南黄庄墓群进行过发掘,其余都是对汉墓、周墓、春秋墓、战国墓、高家庄元代石墓的零星清理。汉代以后到元代这一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墓葬考古资料缺少。此次发掘进一步加深了对昆嵛山以东的威海地区元、明墓葬的认识,扩充了威海古代地方史的研究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元、明时期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10/5/5 15:23:31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山东威海抢救性发掘八里张家元明时期(鞠姓)家族墓地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郑村曲氏“死鞠活曲”

水母网  日期: 2010-02-27  来源: 烟台晚报

长期以来,在山东半岛地区的一些鞠姓和曲姓家族中有“鞠曲一家”、“死鞠活曲”的说法。民间相传,北宋末年,山东黄县冶基人鞠俨的后代鞠杲在中进士后,上书弹劾宰相章惇,结果遭到残酷报复,获罪灭族。当时鞠氏族人纷纷逃难,后来许多人被迫改以音近的“曲”为姓,但在族谱上、墓碑上仍然记载为鞠氏,因此自金元之际就有了“死鞠活曲,鞠曲一家”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一鞠姓功臣子弟得罪国舅,获罪灭族,辖地知县欲相救,便问:“屈不屈?”答曰:“屈(曲)”,于是很多姓鞠的人便改“鞠”为“曲”。直到清代雍正年间,由此而形成的一些曲氏族人才恢复鞠姓,而更多的曲氏族人却沿袭曲姓至今。当然,这里提到的“鞠曲一家”仅限于那些由鞠改曲的,原本就曲的人则不在此列。

  曲姓在莱州是一个人数非常多的姓氏,按照人口多少,仅次于王、张、李、刘、孙、杨徐、赵、任、于,位列第11位,其中沙河镇的郑村一带,便是由鞠改曲的这支曲氏族人聚居的地方。郑村早在元代之前就有居民居住,清代人毛贽在《识小录》一书中曾赞美郑村“地濒大河,佳木繁荫,亦称繁富”,后来因为人口繁衍较快,分成了东郑、西郑、南郑、北郑四个行政村,居民中以曲姓居多,后来还分出了大曲家等村庄,仅沙河镇一带便有族人一千余户。这支曲姓的始祖名叫鞠进,曾任元朝的都督转运使,从黄县迁居掖县,直到民国年间县长刘国斌主持纂修《四续掖县志》时,在西郑村西南尚存鞠进的墓碑,上面还隐约可以看到“至元二十四年”的字样。元初的元世祖和元末的元顺帝都有“至元”这一年号,前者沿用31年(1264-1294),后者仅仅沿用6年(1335-1340),所以,此处的“至元二十四年”当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即公元1287年。 程皓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10/5/5 15:32:39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4/5/17 7:52:05
Processed in 0.2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