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黄县冶基村:
1、说起冶基村,龙口(黄县)人都知道.但冶基村的构成比较复杂,很少有人能说出来。
冶基村是几个自然村落的总称。包括大姜家、小姜家、鞠家、吕家、卞家、曲家、臧家、马家、大北地、小北地等10个小村子。冶基村村数多,但每个村都不大。
在黄县姓氏中,鞠、卞、生等姓氏,只在冶基村有,人数也不多。
冶基村人杰地灵,培养出了招远县和莱西县委书记生世健(1966年前);还有中央原一机部部长马义。
冶基村的鞠姓后人,有不少人迁到胶东沿海的牟平、文登、荣成一带。
2、冶基村宝唐寺遗址
冶基村宝唐寺又叫宝塔寺或八塔寺,位于诸由观镇冶基村东的元宝顶,在“文革”时拆除。
据传,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率众人马去往登州,发船讨伐高句丽(今朝鲜半岛),途径黄县冶基村东的元宝顶,见此地略高于四周,独起一丘,丘西有藏英河,南见莱山,北可望见大海,风水极佳,下令大将尉迟敬德主持修建寺庙,以保佑此次讨伐高句丽胜利,保大唐江山。冶炼了一千尊铜佛,形成冶炼基地,取村名冶基。寺庙耗资巨大,时隔数年才竣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为庙会,寺南四公里的丛林寺归其管辖,寺内古柏参天,香火缭绕信男信女众多;八座藏有历代羽化高僧的佛塔,故宝唐寺又叫宝塔寺或八塔寺,据说后来一天晚上飞走一座,一天晚上飞走一座,飞了八天.
据说主殿有仰脸90度才能见到脸的"哼哈二将",传说主殿大梁上有一条巨蟒,可以将头伸到殿外的井中喝水.大门正中有一片青草地,走廊两侧有白石马,白天草挺好,第二天早上只剩草根,说是石马晚上变成白马将草吃掉.到了清末民初有僧人300余人,庙田100余亩,庙内钟鼎声鸣.
“文革”破四旧时期,宝唐寺与其他寺庙一样,难逃一劫.听说拆庙时,庙内抬出太多的长虫(蛇),花的,绿的,红的,碗口粗的,带冠子的,民兵抬了几十筐送到了黄水河的林子里.整地时有宝剑、灰坑、兽骨等先民遗迹。至今这座千年宝刹只剩石龟一尊,在冶基村讲述着宝地的变迁了。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