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鞠氏文化≡品菊园《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15 | 点击数:3372       
《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前言

各位看了这个题目一定很奇怪,看完了就不奇怪了。为壮大家谱网而作,没有打草稿,一次而成,估计结构层次不会太好,语言逻辑用词也不会太精炼准确,业余时间有限,只好这样了。崇尚长话短说、言简意赅,前言到此结束。

第一章 名词解释

我的家乡在辽宁盘锦,祖辈相传老家在山东荣城鞠格庄,荣城没去过无法下笔,这里笔墨摸描的是盘锦市。话说改革开放之初,盘锦在辽宁的诸市中排名第十三(GDP),南大荒芦苇根子的地方,出来的人也芦苇根子味道,干部到省里开会,会余人家其他城市的同志一起party跳舞,悠扬乐曲舞步潇洒,盘锦的土包子居然没有一个会跳舞的。于是被人戏称为‘十三妹’,后来借辽河油田的光,GDP不断上扬,排第八,人们又称乎之为杨八姐。现在的盘锦,说每天一变样那是夸张,每年以变样则是千真万确,美国goolge earth上的卫星地图都跟不上盘锦大地变迁的步伐,一片平房荒原,实际上那里已经高楼林立,厂区纵横。GDP在辽宁排在第四,于是有人就称之为吕四娘。说到此各位大约知道本文题目的含义了。

第二章 遥想哥们当年

不是指小乔初嫁了的那种遥想,那是周瑜的专利,咱不侵犯人家大都督的产权,咱遥想的是5岁时的故事,雄姿英发谈不上,却也是两小无猜呀咕嘟,呵呵。当年我5岁,有个小丫头4岁,你还别说那谁都说女孩成熟的早,本人亲身经历确实如此。村外小河边碰到一起,小妞妞就说了,来咱一起玩呀!我就说玩啥呀?乐的屁颠屁颠跑了过去,括弧注明现在五岁的孩子早就穿上死裆库了,我们那农村落后,人也进化的慢,我5岁开裆裤还穿着呢。那四岁的就更不用说了,俩开裆裤玩上了。玩啥尼?丫的就说了,咱玩你拍一、我拍一,拍错的惩罚。惩罚啥呀?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是开始拍。你拍一、我拍一,骑驴不如坐飞机....,不干了,你说错了,说完小手揪一把我的小鸡鸡。咱当年傻傻的不知道在意,完全惊愕于被人家说错了的懵懂之中,接着拍,没几下又错了,又被揪了,没几下又错了,又被揪了。这时才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不玩了。拉着你就耍赖啊,赖赖唧唧非要玩,咱那时候是在傻到家了,拗不过又想玩,只不过多次刺激形成了条件反射,再揪老子躲过去了,揪不着这小妞妞就又哭又闹,旁边过来一个大人,站住不走了,看那眼神长大后我才明白,大概是以为我欺负小姑娘,看到如有欺负行为好制止,看着看着看明白了,那大人上来干涉了,把小妞妞赶走,别玩了,跟你妈学的?回家跟你爹玩去,走。

呵呵,直到那大人走了我还是站在那里愣愣的不明所以,为什么这个大人干扰小孩玩啊?不知道,也想不明白。

后来逐渐长大,没想到脑子还真给咱争气,逐步开化,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大学放假回来正巧碰见当年的小妞妞,如今已经抱上孩子蹲在路边,看见我打招呼,我一脸笑意,可能是笑的过了头,自己倒没什么感觉,可人家好想突然有感觉了,红着脸低下头。我真是纳闷,直到走过去好几步了才有所悟,哇!八成是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了,哎,这脑子进化的,这方面还是没进化利索,反应还是慢,哈哈。

未完待续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10-6-30 20:47:3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10-7-1 11:59:16 编辑过]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6/30 20:45:30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仓海一鼠
 



角色:版主
等级:侍郎
发帖:578
经验:1864
金币:1864
注册:2006年12月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海峰厉害,5岁的事都记得这么清。我那时的事已经很朦胧了。


鞠定开--------原籍江西,定字辈
2010/7/1 14:58:41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呵呵,一鼠如此说更加不好意思,开贴时想为吸引人气、光大此次活动,不惜牺牲色相,这事一般人我步告诉他,^_^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1 19:45:50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4

第三章 物产、风情

开篇扯谈口吻,如今书归正传,不过大概可能口吻改不了了,格调一致有始有终最难得。

1、盘锦大地红烂漫、一天三顿大米饭

说盘锦的物产,第一要说这个大米,在南方没什么可说的,北方大米嘛,就两个产地,松花江流域,辽河三角洲。大米有什么可说的?确实没说的,为做文章强词之。各位知道南北方大米的不同吗?不是我们自己吹,南方的大米和我们的比,那就是大线米,比嚼蜡可能强一点。南方朋友且慢动怒,且听某家一一道来:

说这北方大米为什么就好吃,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一年一熟,不似南方两熟,所以北方米日照时间长,营养积累磁石;二是北方辽河三角洲是盐碱地,正适合水稻生长,土壤得天独厚的特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更养一方水草,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风味自是不同;三是北方早春的气候偏凉,水稻抽穗的时间长,盛夏后又与南方温度差不多,这些都是水稻营养积累不可多得的优势,是南方水稻不具备的气候优势。奥运会指定大米非盘锦大米莫属,可惜在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为竞争者阴沟里使招拉下马,市场竞争真是太激烈了,给诚实而愚蠢的盘锦人上了一课。

2、脚踩螃蟹瓢舀鱼,兔子蹦到炤坑里。

通常形容过去东北很多地方是鱼米之乡,都有这样的词:“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其实当时的盘锦也是这样,我这里改了两种动物,并不是说当年狍子野鸡盘锦这个地方没有,而是为了对上今天的物产。辽河三角洲,水草丰美,鱼虾遍地,候鸟栖息,山猫野狼可不是偶尔出没,而是经常造访,当然这是解放前的景象,解放后农垦开发,野生动物逐渐消失。与南方大闸蟹齐名的盘锦大螃蟹也在80年代后逐步绝迹,辽河油田的开发,水利灌溉的开发都影响了螃蟹的生活环境。86年我最后一次吃到野生螃蟹,从此再无口福了。十几年后,螃蟹养殖异军突起,水稻的年产值不过10几亿,螃蟹养殖短短几年也达到这个数,而且方法就是稻田养蟹,等于又再造了一个农业。

还是象水稻一样的老问题,北方螃蟹比南方螃蟹好吃,呵呵,本人这样写大有挑起地域之争的嫌疑,但自认为不是这样,我是实事求是,因为这两样东西的差别都是专家说的,不是我说的,这里写文章不过剽窃人家专家研究成果而已。经专家研究,南方的大闸蟹与辽河三角洲的大螃蟹属于同一个品种,即中华绒螯蟹,品种上没有任何区别。但习性却不同,南方蟹喜静,北方蟹喜动;南方蟹个大,北方蟹个小;南方蟹肉略泄,北方蟹肉略实;南方蟹味鲜,北方蟹味更鲜。

这些特点经专家研究,有些至今没有结论,不过个头大小有结论了,南方蟹一般成长过程中脱壳30次上下,北方蟹一般脱壳28次上下,多脱一次就长大一次,专家说这是气候造成的,北方高温期短造成的。

9月以后,秋高气爽,端上来煮好的红彤彤黄橙橙的大螃蟹,水产鲜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啊呀,口水横流啊,蟹黄那叫一个鲜,蟹肉那叫一个美,不可言传也!!!我敢说要是没有螃蟹肯定有忘了自己是盘锦人的主,^_^。

未完待续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10-7-6 10:15:50 编辑过]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1 20:35:58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5

3、芊芊娑影随风俪,柔韧筋骨韵秋霜

说完水稻和螃蟹,第三天然物产那就要说芦苇了,本文的题目既是为歌颂芦苇而编的一句诗,自我欣赏觉得还很贴切,呵呵呵。辽河三角洲,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栖息地,不要以为我用错了词,我这其实是拟人的写法,也不对,应当是植物当动物写,这叫拟什么?拟动物?差不多吧。

那位说既然世界最大,到底有多大?我打个比喻,大约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年收割芦苇稍晚了几天,恰巧下了一场小雪,结果造成收割留下了芦苇茬子比往年搞出半寸,大约1.5厘米的样子,就差这一点你猜苇场经济损失多少?200万啊!如果按照资金的时间价值折算到今天,大约差不多有1000万。那位说你就编吧,芦苇茬子高多少你逐根量来着?高出1.5厘米,这个数怎么来的?别在这蒙事了。各位有所不知,割苇子的是我还真得详细介绍一下,您知道割苇子什么时候割吗?苇场都是等到入冬结冰以后,到目前也全部是人工收割,因为沼泽地机器进不去。那位说你不是说冬季结冰再割,收割机之类不就进去了吗?收割机进去那得等深冬,初冬冰面还是承受不了。而且我介绍给各位,冰面上的苇子不是用刀割的,是用大平板锹戗,贴着冰面齐刷刷的一点茬子不留,所谓茬子就是冰面下面的(当然也有不是冰面是陆地的地段,陆地的才用刀割)。下了雪后再去戗就戗不彻底,冰面上留下茬子不少,抽样测量几亩地的茬子,在用此数据估算整个苇场面积,这样粗略的经济损失就出来了。一个苇场养活着周边两个国家大型造纸厂。

芦苇最漂亮的时节是9月-10月,金秋时节,芦花婆娑,随风摇曳,珍禽飞鸟鸣声不断,起落飞出,芦苇下面一汪静静的秋水,那水清冽微甘,绵甜爽口,标准的无污染绿色饮品,现在如果往芦苇荡深处走,还能找到这样的水域,找这样的水得有经验,一般人不识这种水,不是所有的芦苇下的水都这样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把这里当做最好的避暑度假场所,还有珍禽黑嘴鸥,听说现在苇场的深处也还有狼,只是数量极少,只在每年收割芦苇时才被偶尔发现。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10-7-2 21:48:39 编辑过]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2 21:42:00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万令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总督
发帖:82
经验:260
金币:260
注册:2009年2月24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6

辛苦了!!!!
2010/7/4 13:24:31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7

4、石油滚滚现红尘,先妹后姐终成娘

盘锦的第三个资源就应当说石油了,印象中应当是75年开始有辽河油田,那时候我小,记忆里美多少,如今只知辽河油田最高年份年产1600万吨原油,如今稳定在年产1100万吨左右。盘锦市的发展实赖石油的开发,也赖石油建市,解放初设立盘锦垦区,后归营口市管辖,84年独立出来立市。盘锦市的俗称从十三妹到吕四娘,源于地下的原油滚滚而出。

其实石油业没什么可写的,随便网上搜一下有关资料,洋洋洒洒有的是,所以我这里一不搜集资料,二不照办辽河油田的资料,那本人写点什么呢?还真找到一个另类,就是不知专家如何说法?能否有科学的依据来证明我说的正确。

说什么呢?我想说呀,这石油是液态的,具有减震的作用。呵呵,各位是不是以为我说盘锦人是不是等于躺在一个巨大的油床上睡觉?差不多这个意思吧,75年海城地震,海城房倒屋塌,人员伤亡惨重,然而与之咫尺的盘锦、营口等地却没有一间房屋倒塌,这是怎么回事呢?君不见汶川大地震,成都离都江堰多近啊,但成都就是没事。我想这就是平原松软的土层,丰富的地下水,以及丰富的地下油层有效的减缓了地震波的振幅。盘锦当年大概也是倚赖此躲过了震魔的袭击。由此看来,石油不但是我们今天重要的能源和资源,为我们的经济民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人们抵抗自然灾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还有一个贡献也是巨大的,辽河油田的开发给盘锦地区带来了全国四面八方的人,自然带来了百花齐放的人文风俗和文化,盘锦逐步摆脱了土包子的形象。盘锦的文化品位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质变一样的涅槃。比如吃鸡,70年代前可能只有饭馆里的大厨会做鸡,普通百姓就没有会做的,都说鸡肉如果不和咸菜噶大炒根本就没法吃,是油田人来了,把红烧鸡、烤鸡等技术在民间传播,不怕大伙笑话,以前的盘锦人连什么是红烧都没听说过。如今的盘锦,总人口仍然120万,但私家车的数量却突飞猛进,私家车总量已经达到15万辆,城市人口55万,差不多平均5个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个人估计城市60%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小轿车。

待续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10-7-4 23:21:18 编辑过]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4 23:16:50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8

5、土洋咸淡两相宜,风情万种皆归一

土嘛,当然是指本土文化,洋嘛这里可不全是指外来文化,是从盘锦这个地域讲,凡是盘锦以外的文化统统称之为洋了。

先说本土吧,本人这里的说辞纯个人观点,有看到觉得偏颇的哪也没办法。

【牛精海怪、田台人最坏】,翻译过来就是牛庄人精,海城人怪,田庄台人最坏,田庄台属于盘锦,算是代表盘锦南部的人,要我看不是最坏,那是周围其他地方的人没我们盘锦南部的人聪明,田庄台是古镇,自古商贾来往不绝。和周围的乡村比,自然经得多见得广,商业历练,人自然聪明,不排除有坑绷拐骗的,但绝不能说大多数坏。我很多同学都是这里的人,忠厚诚实、友善温和的都有,就是没见到一个坏的。

这里还是清代甲午战争最后一场陆地战争的发生地,在大了河边的滩地苇塘里,10年前还不时能发现人的骨头,都是那时牺牲的中国士兵,上个世纪末盘锦市修建了甲午战争纪念馆,搜集了能看到的遗骨重新安葬,这些湘军起家的清代军士得以安慰,想来他们家乡的亲人如今已经传了好几代了,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英雄何必马革裹尸坏,盘锦的南部土壤也饱蘸中华不屈的精神。

【沙岭文化】说完南部说东部,代表便是沙岭,沙岭因解放战争中的沙岭战斗而闻名,1946年林彪为阻挡国民党抢占东北的攻势,共打了两个战斗,一个是彰武地区的秀水河子战斗,一个就是盘锦的沙岭战斗,秀水河子打的好,沙岭的没有打好,没有完成歼灭任务。

沙岭镇历史悠久,是盘锦地区文化发祥最早的古镇,自古为军事要地,历史古迹和人文自然景观众多,这里曾经横亘着明代长城的延伸——明代边墙,如今边墙全部变迁成一条道路,俗称老边道。沙岭最具特色的是抗战文化、抗日义勇军总部旧址和正建的沙岭战役纪念馆以及大庆673厂总部和辽河石油早期油井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观瞻旅游资源。

其实沙岭对盘锦来说最重要的贡献了一批土改干部,这里当年事共产党进入盘锦地区的第一站,一批有文化的进步青年投身到革命事业,为盘锦地区的解放输送了干部基础。当年的沙岭人才辈出,为地区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盘山文化】

未完待续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10-7-26 8:46:35 编辑过]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5 14:58:14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仓海一鼠
 



角色:版主
等级:侍郎
发帖:578
经验:1864
金币:1864
注册:2006年12月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9

欣赏之


鞠定开--------原籍江西,定字辈
2010/7/5 19:05:14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0

【盘山文化】 书接上回,盘山虽然坐落在盘锦中部,但可以说是盘锦北部文化的代表,故说北部以说盘山为主。首先第一个问题外地人就颇不解,辽河平原哪来的山?盘山之名因何而来?

简单解释,盘山之名源于清代的盘蛇驿站和医巫闾山,在这两者之间设立一个县,取名盘山县,县衙就坐落在医巫闾山脚下,后来搬迁到辽河平原双台子河边,但原名一直沿用至今。它是辽西进入辽南的咽喉,原来这里是明代的烽火台,隔河一边一个,故此这里也叫双台子。

边关的人们素来民风彪悍,这是明代留下来的传统,清代以后这里不再是边关,但却是南大荒中唯一繁华地点,三教九流、土匪胡子都把这里当做落脚点,一直到解放前,辽河三角洲一望无际的大苇塘,历来是出土匪的地方,张作霖的老家便在盘山东南的架掌寺,距离盘山大约百里,解放前隶属于海城县。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不勤劳不行因为生存条件太差,不勇敢不行因为土匪横行。解放前东北的阶级矛盾没有南方那样激烈,我看原因有二,一是地广人稀,农民生存条件还过得去,二就是土匪太多,许多人白天下地干活就是农民,晚上铁公鸡一抄就是土匪,有效制约了地主阶级的横行豪强。

如今的盘山有盘锦市两大公园,湖滨公园和湿地公园,有盘锦第二大的企业华锦集团,有知名度不错的地域好酒盘锦白、鹤乡王、永顺泉,‘盘锦白、塞外茅台’不是广告词,是喝酒人口传心受的一种感觉。北方人的确不善于促销,虽然进入市场经济多年,但这方面还是弱项,盘锦的酒质虽然不错,但一直是个冲不出地域的小酒。最富有地域特色风情的是数九严冬,外面北风烟雪,屋内盘锦白烫一壶,火锅一支,喝的鬓角冒汗,东北特有的生活情趣。

[此帖子已被 鞠海峰 在 2010-7-6 10:14:36 编辑过]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6 10:06:10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jutanyuan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县丞
发帖:1
经验:3
金币:3
注册:2010年5月6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1

有趣,请继续啦。
2010/7/6 17:32:27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2

【湿地文化】南、东、北说完了,还差西部,盘锦的西部找了半天没发现什么,因为那里基本上以大面积芦苇为主,标准的沼泽地带,后来一想盘锦号称湿地之都,这就是湿地文化了。

湿地里有什么文化?说文化那是说人的文化,动植物要是有文化哪也是动植物化,不是人化。在过去这里是没有文化的,所以盘锦还有‘南大荒’之称,九河下梢、十年九涝,河汊纵横、芦苇一望看不到边,60年代老人们还在告诫后生千万不要往大苇塘深处走,很少有能走出来的,不是迷宫的迷宫,相传有个丹顶鹤的美丽传说,说一个小伙子为了生计到大苇塘深处捡鸟蛋,迷路了,天黑了,天又亮了,走到第三天干粮吃完了,好在到处有鸟蛋,有鱼虾,可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第四天晚上月色朦胧,小伙子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听到有人招呼他,睁开眼睛一看,一个美丽的姑娘站在眼前,告诉他回家的路,小伙子将信将疑就跟着姑娘走,后半夜终于发现眼前的景色非常熟悉,定睛细辨,小伙发出一声高喊,我出来啦!回头要感谢那个姑娘,却不见踪影,只见天上飞着一只丹顶鹤,在月光下渐行渐远。

这个故事就完了,听得我颇不过瘾,要是我编怎么也得再加点爱情故事,呵呵。

{北方的水乡} 这个水乡其实在盘锦南部,但考虑都属于湿地文化,放到西部文化说了,与营口隔河相望的盘锦大洼县经济开发区,象一只小舌头被营口市隔河半包围着,这里当年是一片沼泽滩涂,如今有了五个造船厂,和炼油厂等,盘锦市在开发的过程中突发奇想,要建设成一座水上城市,因为这里平均海拔不过1米,全年可以有7个月时间不结冰,完全可以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城市,于是水上城市的概念被提出来了,沟渠河道如今已经规划好并开始挖掘,看规划图端的宏伟漂亮,苏州同里、周庄等这些江南水乡将迎来一个远在北方的亲戚,北方水乡,在中国独一无二。

{湿地红海滩} 红海滩是盘锦的旅游胜景,在辽宁独具特色、在中国也独具特色,后来一查资料,全世界也独一无二,越吹越大发了,^_^。但红海滩不是肥皂泡,吹不爆,可惜咱家谱网贴不上来照片。本人喜欢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喜欢说原因道理,这红海滩过去没有,就是六七十年代也没有,那是什么时候怎么形成的呢?我要说这既是人为的也是自然的造化,天下美景可能只有红海滩是这样奇怪的成因。

80年代改革开放,农村联产承包刺激了盘锦土地的进一步开发,于是盘锦的海滩被逐步拦海造田,这一拦不要紧,天下奇景红海滩诞生了。淡水不再直接冲刷拦海大堤外的海滩,造成土质盐碱衰减缓慢,而盘锦盐碱地上到处都生长的碱蓬草在这个盐碱浓度的土质中正好长出来的是红色,盐碱度低它就是绿色,盐碱度再高它就不生长了,您说巧不巧,过去偶尔一小片红色的碱蓬草,如今在海滩上连成了片,沿着海岸尽情的伸展,十几年下来蔚为壮观。可谓一箭双雕,一来拓展了耕地,而来形成了旅游经济。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8 14:43:33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juhongwei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侍郎
发帖:331
经验:1056
金币:708
注册:2008年4月13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3




鞠洪苇/祥和安康!
2010/7/12 14:45:34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4

【中部文化】 中部就以盘锦市区为代表了,土洋结合,这里重点介绍外来文化了。

盘锦号称鹤乡、湿地之都,又号称石油之城,石油称城不称都,感觉这几个称谓起的还是很科学的。薄熙来担任辽宁省长后一直对盘锦有一种神秘感和感兴趣的心理,来盘锦视察时说出自己的感受。‘盘锦人种水稻水平很高,然而种树的水平需要提高’。当薄省长听说这里盐碱地,年年育林不见林时指示:一定要研究盐碱地种树成活率问题。个人感觉除了辽河油田的外来文化作用,就应当数薄省长这个指示作用最大了,我家楼边的一条河,两岸没有一棵树,十几年下来,如今已是树木成荫,春秋再无风沙的烦恼,全赖薄省长的关怀。别小看盘锦的树,它是文化变迁、移风易俗的标志。以至于中国兵器集团重组华锦集团后,很多领导来视察都说盘锦的化工企业应当考虑建设有特色的石化厂区,提出的特点之一久有林木园区化这一建议,这完全是看到盘锦这个地方厂区树木林立而受到感官性启发。

著名演员程煜来盘锦拍电视剧,他感到盘锦是个很富庶,居民生活很优雅的地方。我们自己从来没有感到优雅,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他这样的感官,再仔细品味自己的盘锦和身边的生活,发现盘锦的确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跟着也发展了,清晨晨练的老人,晚霞中广场集体舞的男男女女,早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街上人们迈着安稳的步履。这样一细心感受,盘锦还真是有点大城市的样子了。当年的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石油化工城,20年前市区每到晚上8点以后就寂静如乡村了,如今差不多已经是夜夜的不夜城了。

湖滨公园有北方最大的辽河碑林,汇聚了近现代名家书法碑刻,兴隆台区文化展览馆差不多是辽宁省最新、最大、功能最全的文化活动展览场馆,连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都携老娘韶华来盘锦观光,激情广场等央视著名节目来盘锦举办活动,尤其每年一度的螃蟹节吸引周边城市的游人客商云集,热闹非凡。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7/26 9:18:12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ju山东
 



角色:版主
等级:尚书
发帖:806
经验:2808
金币:2808
注册:2007年3月27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5

盘锦是好地方。我2002年冬天去过,华灯初上时到达,只住一夜,第二天一早大雾,急于赶路,未及细看。但稻米和蟹实在诱人!不信你去试试!


莫道世事沧桑变,鞠氏家网舞团圆;四面八方欢心聚,千言万语逍遥天。
2010/8/4 16:32:58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从十三妹到杨八姐,再到吕四娘》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6

山东原来来过盘锦啊,齐鲁我可以没有去过,下次来在通知我。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0/8/11 14:23:48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4/3/29 4:06:48
Processed in 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