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十七)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鞠氏文化≡说文解字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十七)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3 | 点击数:3319       
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十七)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赏刑第十七

 

原文:

 【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赏刑篇开篇阐明了商鞅的观点:“壹赏,壹刑,壹教”。这个思想应当是商鞅的,在前几篇中已经有所表述,这里单独成章详加论述,感觉仍然是后人之作,不像商鞅自己的作品,像是对商鞅言论的展开性记述和论述。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壹赏,壹刑,壹教’呢?除了能够使军队无敌、政令畅通、上下一致,还有个更能打动君王的好处,就是这句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道理何在呢?且看文章如何具体论述:

首先说‘一赏’: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原来商鞅主张的一赏是这个意思,后面的话是阐述一赏的作用,不管‘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等各种品性的人,在一赏的政策下都能‘皆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这样的军队战斗士气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战斗力,不管他万乘之国还是千乘之国,与我为敌,我必然覆其、凌其城。与这样的战果相比,“虽厚庆赏何费匮之有矣”?赏赐上的耗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该篇接着举了两个具体例子,一个是商汤,一个是周文王。这两国国家开始都很小,【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这两场大战,商汤和周文王都是“卒裂土封诸侯”,那么汤、武是怎么封赏的呢?是这样的“士卒坐陈者,里有书社。车休息不乘,纵马华山之阳,纵牛于农泽,纵之老而不收。此汤、武之赏也”。文章接着说汤武之赏不是用自己产的粮食和钱财赏赐,那样的赏赐就会使国家财力枯竭,并且受赏的人得到的夜很少很少,善赏者不是这样,而是象汤武那样“善因天下之货,以赏天下之人”。所以说:【明赏不费】。等天下安定了,统治者就是要让天下人充分享用天下物。这就是【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这颇类似于‘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是一个道理。统治者真正的赏赐是带领人民开疆扩土、开发国土上的各种资源,今天我们总结归纳古人说的赏赐实质是给予人民一个宽松有秩序的社会规则。这样的赏赐才是统治者的赏赐。

第二说‘一刑’: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古语过于简练,应当是同一刑罚不应按照人的地位等级有区别对待,看看接下来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尤其是这句,堪称传千古的名言:【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但法家的这个平等观带着时代特色,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刑及三族’是那个时代公正的法律,可能当时有必要性和理由,今天则完全落后而不合理了。法律的具体执行形式古今不同,但目的和作用相同,且看下面的话:……..故曰: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夫先王之禁,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以禁奸止过也】。处罚是为了禁止犯法行为的发生。下面的话感觉有点重复性,不做翻译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这就是【明刑不戮】的道理接下来举了个晋文公通过‘明刑’以亲百姓的例子,颠颉迟到,就命令执法官杀了颠颉,起到了杀一儆百、令行禁止的作用。后来晋文公举兵伐曹、五鹿等军事行动中。如下令停止前进,军队就像被砍断了肢一样站立,命令他们进攻,走路像流水一样迅速,【止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杀了一个颠颉,而晋国治。以前周公旦杀管叔、流霍叔也体现这个道理,天下百姓都说:“亲昆弟有过,不违,而况疏远乎!”【故曰: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所以说:公正严明的刑罚用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了刑罚。

第三说一教:

  【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如何理解上述的解释?简单说就是用法治思想作为国教。知识、智慧、品德、礼乐、帮派团体、信誉名声等等通通不能用来取得富贵,不能用来评判国家法治,不能以这些体现个人或一部分人思想观念的东西凌驾于法治之上。商鞅没有像汉武帝说出独尊儒术的话,但他的一教也是独尊的意思。而且法家不论圣贤还是巧佞,或者为人厚朴,一切以法治功勋为准绳。即【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

【然富贵之门,要存战而已矣。彼能战者践富贵之门。强梗焉,有常刑而不赦。是父兄、昆弟、知识、婚姻、合同者,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夫故当壮者务于战,老弱者务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务劝,此臣之所谓壹教也】。这个‘一教’不得了,它是秦国强盛的根源,虽然它也有局限性,但基本上和毛泽东说的“谁有权吃树上的果实,那就看谁为之浇水施肥了”是同理。也和现代某些经济理论相符合,张五常就说过有什么样的规则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商鞅的法治抓住了人民渴望富贵的心,对国家有功勋就赐予富贵,同时堵塞其它取得富贵的道路,只保留踊跃参加农战这两条路,这就是商鞅推行的一教,也就是张五常说的‘什么样的规则’。把这种教化一以贯之,逐步熔化到人民的思想骨子里,达到【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到了这种程度,这就是商鞅所说的严明教育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教化,民众自觉按照这个规则玩了。

  

一赏、一刑、一教,堪称商鞅的‘三个一’工程。商鞅说【此臣所谓参教也】。接下来的【圣人非能通】不是说圣人不通晓事情,而是说圣人不能精通一切,只要知道事物的要领就够了所以治国就是要【举要以致万物】,这样就能做到提纲挈领、寡教而多功。【圣人治国也,易知而难行也。是故圣人不必加,凡主不必废】;这话基本上就反动了,事实上秦二世就是毁在平庸无能。下面这句也有局限性,【杀人不为暴,赏人不为仁者,国法明也】。如果用来说明法治公正公平自不必说,暴徒不杀,仁者不受崇尚弘扬,证明这种法治本身就有问题。【圣人以功授官予爵,故贤者不忧】,贤明仁德对社会安定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功勋,贤明的人必然对国家法治取拥护态度,就必然会有所建树,因此贤德的人不用担忧,这样一解释则上面‘杀人不为暴,赏人不为仁’还有一定道理,如果断章取义的话,这句话基本上就是错误的,所以不能脱离这篇文章而单独拿出来;【圣人不宥过,不赦刑,故奸无起】。不赦刑可以,然而不宥过就要一分为二的看,如果从有过错不改正不放过的角度讲,不宥过就成立,如果从不宽恕别人的角度讲究不对了,宽小过、总大纲,这是至理名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正了就是好同志。圣人治国也,审壹而已矣】。最后这句也有局限性,如果从圣人治国善于抓住要领和根本的角度讲,道理成立。如果从独尊的角度讲,也是错误的。

 

原文: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夫固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皆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今行于天下。万乘之国不敢苏其兵中原;千乘之国不敢捍城。万乘之国,若有苏其兵中原者,战将覆其军;千乘之国,若有捍城者,攻将凌其城。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尽城而有之,尽宾而致之,虽厚庆赏何费匮之有矣?昔汤封于赞茅,文王封于岐周,方百里。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大破九军,卒裂土封诸侯,士卒坐陈者,里有书社。车休息不乘,纵马华山之阳,纵牛于农泽,纵之老而不收。此汤、武之赏也。故曰:赞茅、岐周之粟,以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升;以其钱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钱。故曰:百里之君而封侯其臣,大其旧;自士卒坐陈者,里有书社;赏之所加,宽于牛马者;何也?善因天下之货,以赏天下之人。故曰:明赏不费。汤、武既破桀、纣,海内无害,天下大定,筑五库,藏五兵,偃武事,行文教,倒载干戈,笏,作为乐,以申其德,当此时也赏禄不行,而民整齐。故曰: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周官之人,知而讦之上者,自免于罪,无贵贱,尸袭其官长之官爵田禄。故曰: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夫先王之禁,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以禁奸止过也。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晋文公将欲明刑以亲百姓,于是合诸卿大夫于侍千宫,颠颉后至,吏请其罪,君曰:用事焉。吏遂断颠颉之脊以殉。晋国之土,稽焉皆惧,曰:颠颉之有宠也,断以殉,况于我乎!举兵伐曹、五鹿,及反郑之埤,东徵之亩,胜荆人于城濮。三军之士,止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三军之士,无敢犯禁者。故一假道重轻于颠颉之脊,而晋国治。昔者,周公旦杀管叔、流霍叔,曰:犯禁者也。天下众皆曰:亲昆弟有过,不违,而况疏远乎!故天下知用刀锯于周庭,而海内治,故曰: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

  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群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坚者被,锐者挫。虽曰圣知、巧佞、厚朴,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然富贵之门,要存战而已矣。彼能战者践富贵之门。强梗焉,有常刑而不赦。是父兄、昆弟、知识、婚姻、合同者,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夫故当壮者务于战,老弱者务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务劝,此臣之所谓壹教也。民之欲富贵也,共阖棺而后止,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此臣之所谓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此臣所谓参教也。圣人非能通,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举要以致万物,故寡教而多功。圣人治国也,易知而难行也。是故圣人不必加,凡主不必废;杀人不为暴,赏人不为仁者,国法明也。圣人以功授官予爵,故贤者不忧;圣人不宥过,不赦刑,故奸无起。圣人治国也,审壹而已矣。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1/2/22 16:47:07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十七)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2

第十六篇已失传,故从17篇开始接续。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1/2/22 16:47:59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Re: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十七)
juhongwei
 



角色:注册会员
等级:侍郎
发帖:331
经验:1056
金币:708
注册:2008年4月13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3




鞠洪苇/祥和安康!
2011/2/27 19:26:46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4/4/20 20:58:31
Processed in 0.0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