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二十二)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鞠氏文化≡说文解字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二十二)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2672       
法家思想探索:商君书解读(二十二)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二十一篇《御盗》,原文已失,观标题应当是弱民篇的延续和深化,估计是具体阐述如何控制镇压民众中不尊法令的强人的学问,或者是如何防止人民聚众成盗的学问。

 

外内第二十二

 外内篇是阐述国家对外和对内的国事重点的,对外最难的是战争,故此是重点。对内重点则是农耕,粮食是国家稳定强盛、对外扩张的第一重要资源。

商鞅说要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最关键是不能轻法,那何谓轻法呢?老商同志说:“赏少、威薄、淫道不塞”就是轻法,看来这里的轻法应当是国家治理软弱的意思。威薄就是刑罚不重,淫道不塞是指浸淫于能言善辩、虚说不务实的风气没有禁止。这是商鞅对外政策的阐述。对内呢?他强调不能轻治,什么是轻治呢?就是强化鼓励农耕,抑制工商的政策执行不力。总之,可以看出商鞅反对轻法轻治,提倡重法重治。后世有“乱世需用重典”的说法,感觉是在商鞅的法治思想上又前进了一步,比商鞅的思想先进。商鞅的内外政策是有道理的,尤其符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秦国的现实,所以商鞅推行的法治在当时基本上表现的都是积极作用,这种重典重刑政策的副作用还没有显现,而到了秦始皇时代,治世仍然沿用战时乱世的重典,副作用就显现了。

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是‘淫道不塞’,控制务虚不务实的学术风气是对的,就是在今天也是正确的,但商鞅的政策似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全面,他的做法正像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时那样,把洗脚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他自己就是在秦孝公广招天下贤士的招聘广告下来到秦国,靠三寸不烂之舌征服了秦孝公的。其实商鞅所说的淫道主要是针对儒学,儒学在那个大争之世显得坐谈立义滔滔不绝,实际治国百无二用。其实儒学对控制人的思想还是有用的,对稳定国家有积极意义,不然后世各个王朝重视儒学岂不都是弱智?

本篇不做逐句逐段的解读,基本上和垦令、农战、说民、去强等篇说的差不多,最后这句收尾的话很不错:“故为国者,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边利归于兵者强,市利归于农者富。故出战而强、入休而富者,王也”。利益分配要合理是这段结尾的核心,国家用法治和政策引导人民从事农耕和作战,同时堵塞其它获得利益的渠道,农耕和作战这两样做好了,国家就强盛了。这是个相当有借鉴价值的抓住重点的思想,今天的社会已经高度发达,是战国时代的社会不能比拟的,所以今天的社会即强大抓住治国的重点,又强调体系建设,讲求综合国力的培养。

 

 


原文:

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法?其赏少而威薄、淫道不塞之谓也。奚谓淫道?为辩知者贵、游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三者不塞,则民不战而事失矣。故其赏少,则听者无利也;威薄,则犯者无害也。故开淫道以诱之,而以轻法战之,是谓设鼠而饵以狸也,亦不几乎!故欲战其民者,必以重法。赏则必多,威则必严,淫道必塞,为辩知者不贵,游宦者不任,文学私名不显。赏多威严,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见不战之辱则苦生。赏使之忘死,而威使之苦生,而淫道又塞,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瓢叶也,何不陷之有哉?

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治?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故曰: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田,无田不得不易其食。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尽在于地利矣。

故为国者,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边利归于兵者强,市利归于农者富。故出战而强、入休而富者,王也。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1/7/15 9:14:37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4/4/26 13:00:00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