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探索:《韩非子》联想之六[有度]篇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鞠氏文化≡说文解字法家思想探索:《韩非子》联想之六[有度]篇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评估帖子 回复数:0 | 点击数:2544       
法家思想探索:《韩非子》联想之六[有度]篇
鞠海峰
 



角色:管理员
等级:尚书
发帖:1407
经验:4525
金币:10666
注册:2006年11月30日
信息 日志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No.1

法家思想探索:《韩非子》联想之六[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为什么国家没有永久的强、也没有永久的弱?韩非子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话感觉非常有道理,就拿当今改革开放来说,人还是那些人,但治国之法变了,整个国家就大变样了。韩非子也举了他所在年代的几个例子:荆庄王、齐桓公、燕襄王、魏安釐王,这些强者治国,国家就强盛,这些君王死了,他们的国家就弱下去了。以此观之韩非所指的奉法者似乎是指君王,但接着这句话又没有把责任归到君王,而是众官吏,韩非说:“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这里的亡国是说这些国家名存实亡、不再强盛。原因是群臣官吏都各顾各的私利而不思治国,造成乱上加乱。咱还是现实的看问题,不能就道理说道理,不管是楚国、齐国、燕国、魏国,之所以明君一死国家就衰弱,这完全是人治的结果,其治国之法没有延续性,而真正的法治就像商鞅被杀,但他的治国之法却没有人能撼动颠覆。以此观之,法家三派:法、术、势,术和势说的还是人治,根本就不是法治。韩非来自韩国,其法家思想还是申不害的术派一脉相承,根本无法和商鞅的法治相提并论。商鞅在《商君书》中明确论述了依法治国的这个作用,即解决了国家政策的可延续性,不会因国家领导人更迭而废止。韩非懂不懂这个道理,让我们往下看:

 

韩非接着说:“所以当今之时,能除私欲趋国法的就会民安而国治;能除私行行国法的,就会兵强而敌弱”。又说:“所以明察得失有方法和尺度,用这样的方法驾驭群臣,君主就不会被狡诈虚伪所欺骗;明察得失有衡量标准的,就可以判断君主无法亲眼看到的各个远方的事情,君主就不会在研判天下轻重时被欺骗”。这说的还是术,而不是法。为什么君主老是防着臣下欺骗,其根源还是各自的私利不一致,君主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集团的利益,而是把国家当做自己的私利,上行下效,上下自然存在博弈。这是战国时其他六国的状况,而秦国有商鞅农战之法,有机地把秦国从君主到平民,各阶层的利益捆绑到一起,所以还存在着利益一致的地方,我看这是秦国强盛的根源,起码是根源之一。看来当时的韩非并没有这么看问题。而只是抓住当时政治的表象,采取防范、控制的方法,有度是有度了,但却不重视是否有道,在无道的情况下讨论有度,君主必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的结局就是君臣上下互不信任,如何能够强国?

 

接着论述如何御下,这里韩非和商鞅的观点一致,即反对用儒家的“以誉进能(按声誉选用人才)”,并说由此造成臣下背离君主而在下面联络勾结,下面大段论述“以誉进能”造成群臣重声誉、重交情、内外结党的过程,进而形成重私利、把国家利益抛到脑后的恶果(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并说这是群臣注重私利、轻视国家法律的根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状况,韩非说是:“由于君主在上不依法断事,而听凭臣下任意去干”,所以说君主要用法选人,不用己意推举;用法定功,不用己意测度。只有用法选人,才能使“能干的人不可能埋没,败事的人不可能掩饰,徒有声誉的人不可能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被辞退。一切看他是否对国家有利,为国家做出贡献。后面这句是我加上去了,韩非并没有这样的话,总之这段论述针对战国时弊,还是有道理的,尽管偏颇不全面,但还是借鉴价值的。我这里要补充的是国家依法选人的法要科学合理,否则弊端也是不小,要想做到法的科学合理,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秦在取得统一中国政权后,我看秦法就应当有所改进,而秦始皇不知改进,他一死,术和势的人治大于法治,可能是秦国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我们很难了解征讨南方的50万秦军为何斩断归路,在秦末大乱的时候选择了沉默并远走南方一去不回,但从韩非的这种控制预防下属的政治之术看,臣属在这种冷酷的政治煎熬中,谁能有忠君爱国的情怀呢?我们纵观秦末有多少忠臣?何以秦国不“以誉进能”还是奸佞满朝,忠臣良将被打压殆尽?可见韩非的观点也是救时不救世、指标不治本。

 

下面这段话是韩非阐述封建君主治国的至高境界,也就是集权统治的最高境界。今天看来基本上都是反动的,也是无法实现的,都是乱国之道。我看就是在他那个封建集权时代,也是无法长期实现的,真要达到这种境界,国家治理也会因此而走向反面。在韩非的思想里,完全听从君主的指令,臣下没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只知唯唯诺诺,这样的臣子才是贤者、才是忠臣。劝谏君王被他理解为是为了博取忠直、对人民施行惠政以博取名声,而把““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毋或作恶,从王之路。”作为对臣下的要求,这样是满足了君王大权独揽、说一不二的虚荣,但恰恰是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的形成,造成了臣下不敢充分发挥才能为国尽力,看看秦王朝末期整个朝堂的表现,的确达到了这个境界,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清君侧,任赵高一人为所欲为。我想这大概是韩非所没有预料到的。

 

“奉公法,废私术”,这话在道理层面讲是正确的,但用这个理论来达到控制臣下,实际运作看来出了问题。这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封建集权的本质是一人强权与人人天下之间的矛盾,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史,最长的王朝不过300年,其王朝兴盛时往往是能为天下人提供一个舞台,等到逐渐集权的加强,也就是逐渐没落的开始。我认为,韩非此篇的观点的借鉴意义:我看在于臣下不是控制的。毛泽东语录“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的,这才是关键。臣属威胁到君主的地位,君主就要采用各种办法进行驾驭,甚至到了不择手段收拾掉的地步,这不是依法治国,还是人治。只要你不威胁到我,任你腐败我只是喊的欢,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像美国的人权手段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标准,如果你不听话,下场就不妙了,基本是蒋介石逻辑。内部控制过分会削弱共同的目标性。

 

韩非阐述了集权政治的最高境界后,紧接着阐述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他说:“做君主的亲自考察百官,就会时间不够,精力不足。而且君主用眼睛看,臣子就修饰外表;君主用耳朵听,臣子就修饰言辞;君主用脑子想,臣子就夸夸其谈”。那怎么办呢?他说要“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就是使用法、术、势这三个法宝。细思考这个是正确的,但韩非的思想偏重于术和势,即驾驭之术、权势高压文化,而术和势的基础则是法,这里的法我们可以理解成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则和原则,有了这套规则,聪明多智的人不能使用欺诈手段,阴险浮躁的人不能使用花言巧语,奸邪的人就没有什么可依赖。臣子远在千里之外,不敢改变说辞;地位处在郎中,不敢隐善饰非;朝廷的群臣,集中的或单独的,不敢相互逾越职守。

 

本人认为应当以法为主,术和势应当作为辅助,即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培育有利的政治文化氛围。但韩非明显是重视术和势,因为他的结论性语言是这样的:“上之任势使然也”。显然过分相信势的作用,靠术制人、靠势压人,能不离心离德吗?

 

以上是韩非阐述的是用术和势御下,下面的阐述是法了,这里韩非的思想与商鞅基本相同,强调了法的准绳作用,但其目的还是加强君权、控制下属。韩非说臣下侵蚀君主的权力就像走路,由近及远,逐渐变化的,就像温水煮青蛙。估计那年头没人吃青蛙,所以没有这个例子,不然估计韩非非用上不可。法的准绳作用,韩非一连用了几个比喻,法如司南、法如墨线、法如测平仪,这里不再具体翻译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威不贰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这个观点恐怕在当时的中国大概是各家各派学说的共识,意思是:威势不能分置,权力不能同享。威势权力与别人同享,则众官僚和民众不正当不正常的活动就会公然嚣张;法令不坚定,君主的行为就危险了。可以看出古老的中国强调集权,反对民主,权威只有君主才能享有,其他人享有就会危险。所以中国的政治概念仁政是一种恩养和施舍的概念,这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最大的弊端。权力不能共享,如何能产生人权概念?由此观之,中国的民主共和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研究《韩非子》,我感觉就没有对这些糟粕进行批判的。过分的民主也会有问题,过分的集权也有问题。标榜民主的美国也讲权力,总统的权力就很大嘛。辩证的看这个问题才是科学的态度。尤其现代文明,知识大爆炸,社会分工越来越规范精细,任何人都不能精通所有领域的事情,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民主式的社会结构。“揽权就是揽责任”的观点在当今某些干部脑袋里仍然奉为经典,但实事求是的看,权力和责任也应当辩证的看,社会结构是个网络状的循环式结构,不再是过去金字塔式结构,韩非此篇的思想已经从根本上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但从领导艺术的角度讲,尚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已。

 

所以,有人解释‘有度’,认为是有法度的意思。通观全篇并不完全是这个意思,韩非的本质是将君与国(君王之私与国家之公)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治国之法也就成了君王玩弄于股掌间的权术。有人评价韩非此观点完全否定了儒家廉、忠、仁、义等道德范畴,提倡臣民都专一于君王的意志。我看这是不妥的,看本质,韩非的有度篇思想与儒家的君君臣臣思想是一致的,只不过阐述的视角不同而已。儒家阐述的是君权至高无上规则和目标,韩非阐述的是实现之的方法。

 




还是喜欢这句: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2012/7/8 16:27:53
编辑 删除 IP:已记录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鞠姓家谱网 → 中华鞠氏论坛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2005-2006 『鞠氏家谱网』
Powered by BBSXP 7.00 Beta 2 ACCESS © 1998-2006
Server Time 2024/4/19 14:32:23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